西咸城事

所属分类: 论坛 西咸城事

本版主题: 7859

今日更新: 1

咸阳新闻,西咸新闻、咸阳要闻、西咸要闻、今日咸阳、今日西咸、城市动态发布。
发布新主题

西安服务员小陈:干好本职工作 不减对诗词热爱

0 / 30322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6956

主题

1654

回帖

5万

积分

超级管理员

积分
54418
发表于 2023-5-4 11: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近日,来西安的11岁上海小学生游客小李与西安竹笆市陕菜馆服务员小陈的相遇,以及碰撞出的“诗词飞花令”大约就是这个意境。
1.png
“和小陈对飞花令 大概是孩子玩得最尽兴的一次”
5月1日,已返回上海的11岁小学生游客小李——李瀚骞和所有假日出游的小学生一样,正在赶作业。
“瀚是浩瀚的瀚,妈妈希望我心胸宽广,骞是张骞的骞,妈妈希望我像张骞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李认真诠释自己的名字。
提起近日“刷屏”的视频,小李很是兴奋,直言“我和小陈哥哥一见如故”。妈妈滕女士则在电话另一头补充:“儿子幼儿园时看中央台的诗词大会,选手念什么他也跟着念,还学会了飞花令。但家里人都记不住诗词,每次和他玩时大人都是‘开卷’,和小陈对飞花令大概是孩子玩得最尽兴的一次,才会发出这个感叹吧!”
小李是上海虹口区宏星小学五年级的小学生。采访中,他多次提及语文老师李老师。“大部分语文课,李老师不是穿唐装就是穿汉服上课,而且她知识渊博,诗词讲得很生动,她也是我喜欢诗词的重要引路人。”
谈起这次西安之旅,小李说他把陕历博、兵马俑、钟鼓楼等历史文化景区逛了一个遍。“西安就是一个绵延千年的历史徐徐展开的城市,真是‘来此一日 还我千年’的感觉。”
“从biángbiáng 面典故开始的飞花令  视频只展示了现场的一小部分”
对刷屏视频的录制,小李说:“我和妈妈差不多2点多才到久沐·贵妃醉酒陕菜馆的,因为休息时间人不多。我看到biangbiang面时,觉得这个字太复杂,就问为什么一碗面需要这么复杂的名字。没想到小陈哥哥热心地科普说‘biang’字可不简单,很可能是面团和面板撞击的声音。他还一口气背了‘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西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月字边,心字底,挂个钩担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的字谣。”
小李还坦言:“看小陈哥哥很有文化,我才萌生了挑战他,玩‘飞花令’的想法,就有了大家看到的那段视频,不过我妈妈是从我们对了20多个回合之后才开始录得。我最终被卡在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上,我其实读过这首词,但当时一下想不起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不然还能多玩几个回合呢!”
“背诵诗歌不靠死记硬背 靠画面感和感受”
3.png
与小李的天真烂漫不同,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在社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小陈显得有些老成,他也说朋友们都直言他是“小老头”,还特意叫来表哥帮他应付近日连绵不绝的采访邀约。他直言“挺烦,害怕这些采访影响了工作。”
对过往,小陈不愿多说,只感叹“过了读书的年龄”。对目前的生活他没有一丝抱怨,甚至对未来也没有太多期待,只是平静地说:“我不干服务员,谁给我发工资,我拿啥吃喝?!我就想干好服务员。”
对自己刷屏的视频是否激起更多人对诗歌的兴趣时,小陈回应说:“我喜欢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可我何德何能?”
话说的很实在,但一吟诵诗句,他就暴露了自己的热忱。“我从十几岁时就读得懂诗歌,从不靠死记硬背背诵,而是靠画面感和共情来记。”小陈说着就背起了“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回时,绿水人家绕。”并反问,“这浓烈的画面还需要死记硬背吗?”
说起“共情”“共鸣”,小陈没忍住稍稍抨击了对诗歌有固定解释的做法。“同一句诗歌每个人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能讲通,就不能说错”。
接着,他用浑厚激昂的语调背诵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中的好多句,并说“只有这种语调才能体现这首诗的大气磅礴”;又用低沉悲壮的语调背诵了“四十年来家国……垂泪对宫娥”的全词,最后一句他自己差点落泪,圆场说“这情绪自然就到这儿了”;还背诵了白居易的《长恨歌》,说这首长诗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还写了白居易自己的爱情,更写了很多很多爱而不得的爱情。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共鸣和共情。从简洁凝练的诗句里读到自己的故事和感受,这不正是诗歌的神奇和美好吗?!”小陈说。
14岁时作诗得好评  喜爱诗歌与爷爷有关
小陈名叫陈冰武,毕业于潼关县南头初级中学。
他大方承认自己当年的作文写得不错,还从手机里翻出一首他14岁时所作的诗歌“农家苦恼谁知晓 仰仗苍天济万民 风吹烦恼丝 北风催 火烧血肉躯 艳阳照 雨打面孔 不知是雨是泪是汗水”。
“当年这篇作文得到了我的语文老师的好评。”小陈说,“这其实是我在田里帮父母干农活时的有感而发,艺术来源于生活,诗歌更是如此,就像《诗经》里最打动我的诗句基本都出自《风》一样。”
问他现在还在读与诗歌有关的书籍吗?小陈想了想说自己挺喜欢看“诗词大会”的,又说现在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大约11个小时,一回员工宿舍就睡觉,也没有动过笔。
“其实我爷爷在当地还算半个文化人,他毛笔字写得好,也知道很多经典。”小陈说,“也许是我爷给我种的这粒种子,我爷还懂国画,我也学过画画,我还从我爷那儿学到了‘致良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生活态度,我觉得作为农村娃就该守拙、朴实、不忘根。”
小陈还现场用铅笔写了他14岁时的诗歌,字迹一看就是练过的。他还自述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李煜、李清照和李商隐。
问他这两天走红网络有没有让家人知道,他改用地道的陕西话说:“我妈知道了,她叮嘱我说:先把本职工作干好。”
一见如故的两人 相隔千里的“默契”
采访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相隔千里的小李和小陈都通过对诗词的整理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小陈总结了诗句中长安的春夏秋冬。“春天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洒脱;夏天是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的慵懒; 秋天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萧索;冬天是浮生只合尊前老,月满长安道的广阔!
小李则总结了诗句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喜是白日放歌须纵酒;哀是夕阳无限好;乐是天生我才必须用;怒是怒发冲冠凭栏处。”
小陈夸小李涉猎广泛,“小小年纪就如此热爱诗词,还对《传习录》和古希腊哲学都稍有了解,真是不得了。”
记者不礼貌地问他嫉妒小李吗?他回答说:“咱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年轻孩子们接受和喜爱,这是好事儿,我高兴。”
小李更是不停地夸小陈哥哥有文化了,直言“英雄不问出处”。还隔空希望他:“继续热爱诗歌,重拾写作,写出更多来源生活、令人感动的诗歌。”
同时小李也说:“最初我是被诗词的韵律吸引,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可能会像小陈哥哥一样在诗歌里找到更多共鸣,更加热爱诗歌,热爱传统文化。”
上午11点半,要到小陈最繁忙的时间了。他利落地结束采访,端正地站在餐馆外,看见目标顾客就用浑厚响亮的声音说:“正宗陕菜,欢迎进店品尝。”还会一直招呼顾客坐到座位上再出来。
采访中,他提到改编了一些唐诗招揽顾客,比如“君问归期未有期,请君来盘葫芦鸡。”但他好像一直没用,他转头特意解释说:“一般不用那么讲究。”
他打工餐馆的老板杨先生也发现了新“卖点”,坦言正准备“包装”小陈。“我已买了一批扇子,想让他在门口和游客们进行一些对诗词的互动。他书法写得也好,想让他在扇面上给对得好的顾客写个店名或者诗词之类的,算是推广。”他还说,“咱小陈可是块宝呢!咋能开除?!”
2.png
小陈还是那句话:“干好本职工作,同时热爱诗词。”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