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城事

所属分类: 论坛 西咸城事

本版主题: 7859

今日更新: 0

咸阳新闻,西咸新闻、咸阳要闻、西咸要闻、今日咸阳、今日西咸、城市动态发布。
发布新主题

咸阳自古帝王都

0 / 587731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6956

主题

1654

回帖

5万

积分

超级管理员

积分
54418
发表于 2020-10-14 10: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咸阳自古帝王都,华夏文明五千秋,
少典轩辕漆水长,发展农牧大丰收。
祭祀神明好畤丘,十五封中原九州,
眼眺四面观八方,炎黄联盟灭蚩尤。
云阳少昊阳帝修,合宫朝会封长酉,
万灵明迋宫甘泉,寒门谷口国研究。
崆峒学道内经录,荆山铸鼎无忧愁,
飞龙垂须升九天,仙葬桥山衣冠庥。
颛顼助昊白帝咻,华岳山下神宫攸,
地绝天通研农历,帝喾姜嫄后稷周。
帝尧丹陵美阳优,鲧生骆峪崇伯抠,
丰水东注崇夏启,契去中原商王诹。
周秦汉隋唐风流,毕郢原上埋王侯,
十三王朝京都地,三国西晋名望丢。
微信图片_20201014102718.jpg
据史料纪载,咸阳自古帝王都,即是炎黄部落的的繁衍生息之地,又是五帝及夏周秦汉隋唐的繁荣昌盛的京都,还是仙逝葬埋的风水宝地。据《帝王纪世》:炎帝黄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炎帝居姜(岐)水为姜姓,黄帝居漆(姬)水为姬姓。如(水经注):黄帝生于天水轩辕谷。(史记)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旬弃,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黄帝内传》:黄帝相貌英俊,脾气温和,开始住在轩辕之丘。因少典氏有熊非常喜爱他和他的母亲附宝,就把他们两带在身边,并一手教育黄帝,要为人朴实仗义,要受人尊敬。后来到漆(姬)水(咸阳武功乾县)长大,用漆(姬)水两岸丰富的资源,给大家传授农业和畜牧饲养知识,很多部落的人都来投靠他,他势力范围遂渐发达兴旺起来。他还在此地修建了,万国酉长聚会的合宫,作为研究国事的地方。咸阳(乾县县志)载:“炎帝把原来茅草作宣佈政的明堂,按五行的布局,重新作了处理,东叫青阳,西叫总章,正中叫明堂,北叫玄堂,中间叫太庙,除太庙只有一大侧室,其于正堂两侧各有一侧室,一侧为左室,一侧为右室,中间叫正堂,统一为万灵明迋合宫轩辕殿,(遗址在咸阳乾县)夏以后废弃。
微信图片_20201014102721.jpg
黄帝在漆(姬)水(咸阳武功乾县),以顺民意,设好畤祭天,以期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从此好畤成为后世祭天的圣地,他从天人合一理论出发,告戒和警示人们,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把遵循自然规律,作为人们的行动准则,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世界文明唯我首选的根本标志。如《史记,封禅书》:明确指出,雍州东边的好畤,自古以来,雍州地处中国西部,地势高峻,向来就是神明居止的奥堂,所以立畤祭祀上帝,以致诸多神祠都聚于雍州地区。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就是说黄帝平叛灭蚩尤成为共主,来到雍州地区祭祀上天,停宿三月之久。〈黄帝内传〉:帝筑园坛以祭天,筑方坛以祭地,则园丘方泽之始也。这明确告诉人们,筑坛祭天始于黄帝。〈括地志〉:好畤(咸阳乾县)有轩辕殿。秦灵公恢复了黄帝创立的好畤祭天的活动。如咸阳(乾县县志):县南有轩辕殿,一在县南,一在好畤,盖黄帝之封地,岂巡行于也,遂建行宫。如咸阳(永寿县志):县五十里木兰山,史称黄帝迁都无常,以兵全方为营卫所在好畤,亦礼黄帝好畤,有轩辕殿。
微信图片_20201014102724.jpg
黄帝祭天遗址的发掘,得到了考古界的支持和认可,在祭天遗址的东侧,在底旦村和上旦村的上陆陌,出土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石斧和大量泥质红陶,沙褐陶等文物,还有三座古庙,为天齐庙,天官庙等,占地十余亩。考古文物的证明,此地理环境密切相连的地形地貌,和形成原始农业繁荣的良好条件有关。如有一首古诗:“好畤田园美,物华都齐畲"。就说明好畤之名曰:最好的田土,寸土良田。好畤的遗址有崇高的权威性和普世性,其它遗址无法相比拟。众多史料证明,黄帝将天空星辰分为九个区间,将大地山川分为九州,雍州地处中国西部,它是黄帝从小出生之地。黄帝祭祀是天人合一的起萌,是国之大事,在祀与郊祭,国之大节也。它又是中华礼仪文化和祭祀文化起源,它成为原始宗教的始端和万教归宗的一面旗帜。
微信图片_20201014102726.jpg
后来历朝立下规距,古代祭天,在十一月辛己朔日,东至之交早晨,这天拂晓,天子就开始在郊外祭祀太一神。带领所有大臣,早晨朝拜日神,傍晚祭拜月神,都拱双手肃拜,而拜祭太一神,祭祀按照在雍县郊祀黄帝的礼仪进行,劝神进食的祝辞说:“上天开始把宝鼎郊策赐给皇帝,让他的天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终而复始,永无止息,皇帝在此恭敬拜祭天神。"祭祀的礼服用黄色,祭祀坛上布满火炬,坛旁摆着烹煮器具。主管官员捧着直经六寸的大璧宝玉,毛纯膘肥的美牲,献给神灵享用,当夜有黄色之气上升与天相连。太史公和祠官说:“神灵降下美好景象,是保佑福禄的吉祥预兆。”神灵应该在这神光所照的地域,建立太畤坛,用来宣扬上天神灵明瑞,并命令太祝主管此事,每年秋天和腊月间,举行祭祀,三年天子郊祭一次。

黄帝轩辕十五岁时,被功封于中原青要山有熊国(河南),主管雷雨,所谓四张脸,就是让他监察四面八方之变化。他在执政时,修身养性,体恤百姓,不喜欢战争的攻伐,因而天下升平,但是好景不长。如《史记》载;轩辕之时,神农世衰,诸侯相互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暴莫能伐,阪泉氏为姜姓,炎帝之后。蚩尤逐帝(炎帝)而居于涿鹿,自封禅炎帝。黄帝在青要山收到炎帝求救,黄帝急忙从东夷叫回自己大儿子,少昊青阳。这就是《逸周书》所载:黄帝轩辕氏,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乃命少昊(暤)请司马氏,以还五帝之宫,为春秋官,故名执天用天成至今不乱。少昊回到西部云阳山(咸阳淳化县),为阳帝云阳氏,又在云阳兴郊禅,修建了万灵明迋,所谓寒门谷口甘泉宫,崇五祀,作大渊之乐。《三辅黄图》云:甘泉宫,黄帝以来园丘祭天处。《开山图》:古云阳是先王之墟,先王者何?《陕西通志》:有云阳氏是为阳帝,厥化混混,厥生蒙蒙,都于雍甘泉。甘泉山亦曰云阳山,云阳氏常居,云阳甘泉,黄帝时代布政的地方。济南人云:黄帝明堂图,明堂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太平御览》引周书:明堂东应门,南库门,西皋门,北雉门。东方日青阳,南方日明堂,西方日总章,北方日玄堂,中央日太庙,以左为左个,右为右个。《古迹云》合宫在(咸阳)淳化北五十里甘泉山,黄帝治万国朝诸侯,乃作合宫,兼明迋,布政于甘泉,黄帝祭天处。是古代天子祭天神之处,泰畤遵者太一神,谓玉皇大帝。甘泉泰畤紫坛,八角象八方,有彩饰的镂刻,用绘绣的黼黻花纹和玉作的装饰。秦代以冬十月为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通权火拜于咸阳之旁,而以上白,其用如经祀雍五畤。古天子夏亲郊,祀上帝于郊,故曰郊。汉代文帝始郊建雍五祠,作渭阳五帝庙,同宇,帝一殿,面各五门,名如其帝色,祠所用礼仪如雍五畤。

所谓五畤,维西畤在西府,四畤都在古咸阳。秦襄公即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昊)之神,作西畤,祠白帝。秦文公作鄜畤,用三牲祭白帝焉。雍旁有美阳武畤(即咸阳武功)。雍东有好畤(咸阳乾县),皆废无祠,或日: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奥,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堂用事,虽晚周亦郊祭焉。”秦德公年,作口密畤于渭南(原咸阳周至县)祭青帝。秦灵公作美阳(咸阳武功)为上畤,祭黄帝,祭下畤祭炎帝。

黄帝轩辕氏平叛蚩尤,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统一,炎帝决定顺乎天意把天下共主上帝之位让于黄帝,黄帝拒而不受,而游徒无定处常于神会,学仙去了。炎帝从此不向政事,尝百草造福与人类,尝断肠草而死,葬西泰山。其后黄帝接万灵明迋,所谓寒门谷口甘泉(咸阳淳化泾阳礼泉三原),成为至高无上的天下共主为上帝,天下太平,天下大治。如《史记》:黄帝在荆山(泾阳三原)铸鼎。咸阳(淳化县志):黄帝铸鼎荆山即今嵯峨山,山之阳为鼎州,其南日湖县,其西为冶谷及仙里仙法村,则黄帝鼎湖仙去之迹其地。如《陕西通志》证明:县北五十里黄帝铸鼎处,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成崩于荆山之阳。如《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即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拨,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日鼎湖。如《史记》:黄帝崩,葬桥山。如《史记,封禅书》:皇帝己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按照古葬之制和古葬之规;死徒不出乡和埋葬在国都之北,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成崩于荆山之阳。黄帝的葬地应在咸阳泾阳三原北荆山也就是嵯峨山之阳。桥山正如汉书封禅书,说黄陵黄帝塚是衣冠冢是正确的。现咸阳泾阳县有黄帝铸鼎之石碑刻石记载。
微信图片_20201014102729.jpg
黄帝崩,少昊立为天下共主为上帝金天氏。《左传》:认为世夲春秋官,皆言青阳即少皞(昊),黄帝之子,代皇帝而有天下号金天氏。《礼记》法云:少皞修黄帝之法,后王无所焉。《淮南子》:西方之极,少昊收之,国者一万二千里西方之地。史书证实,黄帝原因少昊年令大,他想把帝位传于孙子颛顼。但黄帝乘龙升天后,有个叫左彻的臣子,用木头削成黄帝像,率领各国诸侯朝拜事奉少昊,代黄帝而有天下。大儿子少昊金天氏,接管了古帝王之都,万灵明迋,所谓寒门谷口,甘泉,成为上帝。少昊崩死葬云阳。

话说黄帝夲意要将帝位传于孙子颛顼,谁知命中注定,他却在庆祝铸鼎成功的大会上,仙逝而崩,只得由少昊继承了共主帝位。颛项未能如愿。但这次却因为九黎之乱,少昊无为,黄帝旧臣左彻又站了出来,要立颛顼为帝,少昊只得将帝位让于颛顼,颛顼登上共主上帝之位。所以《礼记》:颛顼生十年佐少昊,二十岁登上帝位。《帝王纪世》证实,颛顼佐少昊二十年。《淮南子》:北方之极,颛顼少昊之所司一万二千里。如《左传引夏书》:黄帝颛顼同为西方之帝耳。颛顼正式接管万灵明迋,所谓寒门谷口,甘泉为天下共主。修黄帝之法以王天下,及命南氏重以天属神,命火正黎司,地属民,使复纲常,无相侵渎,是为绝地天通。《晋书,符坚记》:上古鸡闾在新平地(咸阳乾县)为颛顼之墟,他叫人仿照天上龙和地上凤的声音,创作了八方凤的音乐,歌名叫承云之歌,曾在古鸡闾里,献给自己的祖父黄帝轩辕氏(乾县志)。
微信图片_20201014102732.jpg
五帝之二颛琐在位时,他的侄子帝喾十五岁佐颛顼平定九黎之乱,功封高辛氏为诸侯。他在辅佐颛顼时,他对颛顼的有些作法看不惯,但没有办法,只是暗地里去纠正颛顼不合理的作法,而保证人们的生活来源,减少国家的负担和人们的疾苦,所以人们对帝喾的看法非常好,都希望帝喾将来能管理这个国家,正好颛顼高阳氏不幸而崩,帝喾高辛氏自然而然,名正言顺成为天下共主帝位。
微信图片_20201014102734.jpg
帝喾高辛氏代颛顼为天下共主上帝,而执中而狱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顺从,是上古五帝中最好的一位上帝,为人间皇帝之首。《帝王纪世》载:帝喾高辛氏四个妻子之子皆有天下。他的元妃有邰氏姜嫄,(彬县)生后稷。次妃有缄氏生契。次妃陈绛氏庆都女丹陵(武功)生帝尧,下妃嫩訾氏女常仪生挚。三女嫁骆峪(周至)崇伯鲧生大禹。最后一个妃子鄒屠氏女生八子叫八神,都很有本事。
微信图片_20201014102736.jpg
帝喾元妃有邰氏姜嫄在豳地生后稷,为农田氏,曾帮助大禹治水,功封有邰,后代兴周灭商,成就周业。《史记》封弃(后稷)与邰(咸阳武功古美阳),帝尧之时,后稷同伯益,契助大禹治水后的封地。巜地理志》:犛(周)后稷所封。《史记,集解》今犛乡在扶风,隘巷在彬县南,南有乳沟即平林寒冰之地,说明后稷生彬县。次妃有缄氏简狄,吃燕雀蛋生契,随帝喾东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曾帮大禹治水,封玄王,后代成了商和蒙古的祖先。次妃陈绛氏女庆都在(武功)丹陵生帝尧,曾封亳即今礼泉尧都村,后封陶唐迁居平阳,接挚王位为五帝之三。下妃嫩訾氏生挚,帝喾崩祭三年而挚代之,当了九年帝王,形势所迫,把帝位让于帝尧。三女嫁骆峪(周至)崇伯鲧生大禹,治水有功立夏朝。帝喾还有一个儿子叫叔均,发明了用牛力来代替人力的耕种方式。再就是帝喾三女儿嫁给骆国(周至骆峪)鲧为妻,随尧去河东,生大禹。
微信图片_20201014102739.jpg
帝尧时遭遇二十年洪涝灾害之伤害,河东大片土地淹没在洪水之中,帝尧决定西迁,命自己的妹夫,《山海经》鲧攻程州之山。《周书》解曰:程州即周文王卒之毕程。鲧带着自己的妻子(帝喾三女)和孩子(大禹),攻程山有功,帝尧封鲧为九州之伯(古祟国咸阳之涝河畔三过村),为崇伯鲧。帝尧又命崇伯鲧在程山修建成邑(古成国),为迁移作落脚之处。帝尧看到自己妹夫崇伯鲧建好成邑,然后率部西迁。如《《周书,度邑》:尧自洛汭于伊汭,居易无固,其夏之居。尧带领正个民族,自伊洛之域渡大河(河南的黄河)向北,则进入河东(山西)。更渡河西迁,即雍梁(陕西)之境,尧来到华地,《吕氏春秋》:尧到程山,作游成阳。《山海经,南经》成阳有成(程)山,甘水穷焉。郭璞注;甘水谓礼泉甘水出甘山,极成山之中也。帝尧来到成邑,将成邑改为成阳,这就是以后古成国。
  
尧帝遭次洪水,经群臣建议,命崇伯鲧治之后,他来到万灵明迋,所谓寒门谷口,甘泉北石门山,亲自察看洪水,以身作则凿开石门山,把洪水泄通于雍州上界,平定此洪水,从此石门山叫作尧门山《括地志》。尧举舜于泽之阳授其政,在上任的时候,他把自己喜爱的姑娘也带到泽之阳,姑娘亲眼看到舜娶了帝尧两个女儿,气死在渭河南,周至眉县界渭河也就留下舜爱妾的墓《关中胜迹图》。崇伯鲧勇敢担当治水大任,由于缺乏经验,采用堵的方法失败,被吴回斩之羽山。吴回被封于程山之国,这就被周王季历灭的毕程国。
微信图片_20201014102741.jpg
舜又将崇伯鲧之子大禹推荐于帝尧,让大禹继承父亲鲧的职务治理洪水。大禹吸取了父亲的经验,和后稷,伯益,契一起先察看了古华山和古桥山及渭北平原的水系。听从了伯益的建议,把堵水的办法改为疏导,八年时间,三过家门不入,就把古小九州雍地的丰水疏导到原来的黄河故道,取得了治水的胜利,这就是丰水东注,维禹之绩《诗经》,疏:古文皆云禹都咸阳,彼彼南山,维禹之甸,奕奕梁山,维禹之绩的纪载《诗经》解曰:“天子禹都五百里范围,所以诗经疏:禹都咸阳“。帝尧封大禹为崇伯禹,这才有了,“古文皆云禹都咸阳"和“夏有虞古扈国址,就咸阳,武功,扶风,户县禹之都"《左传》,禹都实指大禹未成立夏朝之前。周朝认为自己继承夏国后氏的土地,“我区有夏"《尚书》。九州咸,咸有九州,处禹之堵《左传》。秦认为自己“陡禹之宅"“处禹之堵"。东汉经学家郑玄:“昔日之时,洪水泛滥成灾,禹治之,使渭河东注于河,禹之功。"《尚书》《史记,夏书》:禹抑(鸿)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禹别九州,随山潦川,任士作贡作禹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解禹贡九州,盖后人所知地理,为之敷衍,凿龙门始。禹别九州,说的是禹疏通丰水東注于河,用了八年时间,才离开古代小九州,大禹对大九州治水,采用河伯责任制,分别用疏导的方法去治水,五年很快就取得治水胜利,变到人民拥戴,而创立夏朝。
微信图片_20201014102743.jpg
夏禹以后,后稷后裔几代人,在咸阳彬县,永寿,岐山建立岐周,周王季历灭毕程盖古国,在岐上鲜原建毕郢临时国都,周文王在岐下鲜原建丰京,周武王建镐京,但文王武王都仍然住在毕郢旧宅。秦朝几代君王,在泾阳和高陵,咸阳建秦都。汉刘邦在咸阳长安乡建长安,以后的十个王朝,都是在咸阳长安乡建国都,仍然叫长安的历史说明,咸阳风水是建帝王之都宝地,仙逝葬埋的理想之地。

众多资料证明,古代咸阳,从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到大禹,后稷,季历,文王,武王,及秦献公,秦孝公,汉刘邦,及以后来的,隋,唐等十余朝代,国都都在古咸阳,咸阳自古帝王都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光辉灿烂,名垂千古,名不虚传,值得研究,美哉!魅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