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听说泾阳是在1999年左右吧,那时候调频广播刚刚在陕西开通不久。在陕西交通音乐台里经常能听到一句话:“西北最大的菜篮子基地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落户!”谁也没有想到我会在10年之后与这个地方有缘,因为这个地方竟有两位让我为之心动的人儿,真是不可思议。宁儿的家就在云阳镇。
虽然与宁儿分别已经三年多了,对她的思念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强烈,所以几次冲动的都想去泾阳去看看。怎奈每次都由于种种原因而放弃,所以一直拖到今年。同时我一颗好奇的心也决定了我要去看看,这究竟是一个什么地方,竟然会有两位让我为之心动的人儿。同时由于看了《大秦帝国》我也想去看看郑国渠,看看这个造福秦东千年的惠民渠。但是郑国渠的具体位置我不太清楚。在网上查了许久,也是一知半解。但是这阻挡不了我去泾阳的决心。
泾阳县位于咸阳市东北方向,东与三原接壤,西与礼泉接壤,北与淳化接壤,南与高陵接壤。面积只有我家乡的三分之一(我的家乡面积2974平方公里,泾阳面积791平方公里),人口51万。
早上7点左上从周至驶往咸阳的班车,在车上我看到了初升的朝阳,我突然想到一句话:西有大秦,如日方升!是啊,初升的朝阳,虽然她没有多少光和热,但是她能让我看到未来和希望。在经历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客车终于渭河大桥了,咸阳,我来了!两年多没来,咸阳你依然风采依旧。如果把西安和咸阳比作两位美人的话,西安就是浓妆艳抹略带妖艳型的美女,而咸阳就是一位素颜的不加任何修饰的村姑。我这人不知道咋地,不喜欢浓妆艳抹,却喜欢素颜美女。到了咸阳站然后在站内买票又坐上从咸阳直达泾阳的班车,汽车缓缓的驶出咸阳城区北行,越走地势越高,看着坡度变得越来越高,我突然想到《大秦帝国》里商君说过的一句话,这巍巍北坂(塬),乃天赐王座。可惜千年之后由于过快的发展,我已经感受不到那种王座的气势了。在经过一个小时的旅程,车终于驶进泾阳站,泾阳————我来了——————!我不由自主的喊了出来,整车的人清一色的回头率朝向我,我都不好意思了。看着破旧的车站,我还以为穿越到7、80年代了。后来才知道那是旧车站。
出了车站,站在泾阳的大街上,我茫然的不知道先去哪里?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我真想希望能在茫茫人海中看到我曾经熟悉的面容,然而奇迹始终没有出现。手指上的香烟烧到了我的手指,也狠狠的把我拉回了残酷的现实中。我决定先去郑国渠首遗址去看看。问过当地人后得知比较远,但是我这个人历来喜欢先难后易先远后近。但是在这个陌生的县城,由于没有向导,我不知道具体路线。(3年前宁儿曾经邀请我,可惜由于当时正值夏收,加之天气较热。当时总觉得以后有的是时间和她去,谁也没有想到两个月后我与她却是今生最后一别。现在想想,撞墙的心都有了)。但是这个困难难不倒我,这个城市的出租车可以帮我(因为出租车司机就是一个城市的活地图)。
当我告知司机我要去郑国渠遗址的时候,司机惊讶的目光在他脸上足足停留了有近乎一分钟。在他看来,那地方实在不知道有啥可看。再去郑国渠遗址的路上,我简要的向司机介绍了郑国渠的前世今生。听得司机一脸的惭愧,忙说他身为泾阳人还不知道郑国渠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同时司机也像我推荐了一个去处,名字忘了。好像是安吴堡的寡妇坟。相传明代中期,泾阳一位大户人家娶了三原一位大户人家的闺秀。据说结婚时的婚宴从泾阳县城一直摆到了三原县城。其铺排堪比今日某些人有比过之无不及。然而盛极必衰,好景不长,其夫亡故。其一生未改嫁,后人感其德,为其立贞节牌坊,并刻石传颂。这个故事讲完我心情很沉重。可见儒家这种思想何其害人啊,在这种愚民思想下不知坑苦了多少丧夫之妇啊,这是扼杀人性啊!
在经过半个小时的行程,在一片繁华的工地前司机说到了,在收了钱之后溜之(下车后问过当地人后才知道我下车之地离郑国渠遗址还有近乎5公里,这个坑爹的司机,哥晕了)在工地我举目四望,还以为这就是在建的郑国广场呢。后来一看雕像人物衣着长袍一看题字,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原来这是李仪祉先生陵园。原来这是在建的李仪祉先生博物馆,博物馆顶部像一个水盆,外观黑色并饰有金黄色的水波纹,因为李先生是“关中八惠”的规建者(始建于1942年的周至黑惠渠就是李先生的关中八惠计划项目之一)。陵区山门栏杆全部是清一色的青石雕刻花纹。因为泾阳附近山上全是石头,故而刻石匠人在当地比比皆是。当地有很多加工石头的产业。李先生陵建在高高的塬上坐东向西。整个陵区大气、庄重、肃穆,陵区主碑上可有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为其题写的墓名:“李仪祉先生之墓”几个苍劲有力的隶书。在李先生陵前,身着黑衣的我默默的放下背包,学着《大秦帝国》电视剧里那种礼仪,向李仪祉先生陵深深一躬.先生大才,永载史册!古有郑国来此,今有先生规划关中八惠,泾阳真是一个好地方(事后查阅资料得知,泾阳确实是个好地方。君不见顺着郑国渠往南走,挨着郑国渠埋了多少皇帝啊!堪舆家认为关中东至灞桥,西至兴平,南至秦岭北至泾阳这一段都是风水宝地)。怪不得这地方能孕育出两位让我魂牵梦绕为之心动的人儿啊!尤其是陵区那制作的大型壁画《秦人治水》反映了秦人古往今来治水之艰辛。
出了李仪祉先生陵区往西走上大路等车准备继续向北出发去郑国渠,此时已是上午十点多了,春日的太阳虽然不热,但是我却已经走的是微微出汗了。终于等到另一辆车,司机听说我要去郑国渠遗址,一路上都在纳闷郑国渠有什么值得看的,我又简单扼要的介绍了郑国渠的久远历史。司机听完连说惭愧,身为泾阳人竟然不知道郑国渠在历史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并建议我去张家山风景区,我欣然应允。在经过二十分钟的行程,终于见到郑国渠遗址碑了。在张家山风景区我看到了多块关于引泾入渭的碑刻历代刻石,由于近期山上树木未绿加之不是五一长假,所以人比较少。估计也与泾阳县委县政府的宣传工作没有跟上去有很大作用吧!希望《大秦帝国》的后续播出能使泾阳郑国渠为世人所瞩目。再从张家山返回路过郑国渠遗址碑前时我特意下车,走到碑石前,细读上面的文字,感悟那段历史。在离开的时候,身着黑衣的我深深一躬。先生之功,恩泽万世,秦人永念!
返回县城已经12点多了,在简单的吃过一顿饭后,我在想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去,突然想到郑国广场还么有去,听第一位司机说,在泾干中学东边不远,于是我步行过去一看竟然不是,暗骂司机不已。原来这是泾湖广场,后边是泾湖公园,由于万里无云,艳阳高照,觉得去湖中小亭歇歇,转了一圈发现竟然所有的亭子均没有凳子可坐。不知道是哪位脑残的设计者出来的,真是坑哥啊!突然发现湖边有很多垂钓者,但是没有发现湖中有一条大鱼,鱼苗倒是不少,这下哥无语了,泾阳人你好残忍啊,连鱼苗也不放过啊!
晚上入住泾阳宾馆,在我入住的所谓标准间的房子里,一个破旧的SVA上广电彩电,只能勉强收到30个台。而且没有电脑上网,真是坑哥啊。这也算标准间啊!我这人有个坏习惯,就是在陌生的环境怎么也睡不着,在三四点的时候才慢慢睡去。由于睡觉爱翻来覆去,半夜时分竟然差点掉床底下去了。在迷迷糊糊中,我的手机响了,难熬的一夜终于熬过去了。8点一过,我迫不及待的退房,然后拦住了一辆出租车,得知我要去位于永乐镇的大地原点和郑国广场时,司机一脸的茫然,他不明白我要去的这俩地方究竟有啥值得看的。在车上司机说,我活了28岁还没有去过呢,今天我也开开眼。出泾阳县城东行大约十分钟的路程,车子驶进了泾阳县永乐镇,大地原点所在地。在一个极其偏僻的院子,一个庄严的牌子引人注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此时正值8、9点钟,由于很少有人来参观,所以工作人员才起来,在得知我们来意后开门卖票。呵呵,想不到我们竟然是今天的头一批参观者,希望今天有好运。一进入院子,一座7层高的圆顶搭式结构的塔楼映入眼帘。
这座位于泾阳县永乐镇的大地原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的基准点,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该点建于1978年12月,占地3.92公顷。由主体建筑、中心标志、测量仪器台和投影亭等组成。主体建筑为7层圆顶塔式结构。高25.8米。原点位于塔楼地下室花岗岩标石顶面,以镶嵌的球形玛瑙做标志。据史书记载,这个原点在古代叫天坑,大地原点所处的位置和位于秦岭子午道上的那个建于西汉文帝时期祭天的玄都坛几乎在一条线上。古人也以此为大地原点,只不过古代叫天坑。
从地下室出来有通往塔楼的通道,听泾阳丽人说以前塔楼不对外开放,今天运气好,塔楼大门开着。既然来了就上去看看,在塔楼顶端,我举目四望,真希望能看见泾阳丽人的娘家,可惜这个碎女子没有告诉我!出来的时候在门口央求司机给我拍张照(回来一看,真是坑哥啊。哥本来就丑,这下更丑了)。
再返回县城时,终于看见郑国广场了,原来郑国广场在县城的东大门附近啊。在郑国广场,我望着高耸威严的郑国雕像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公元前240年左右,郑国受韩王安之命疲秦。郑国来到秦国,看到秦东百姓深受水旱之苦(史书记载今天高陵以东大部分田地为盐碱地,每次播种需要水冲掉盐碱才能播种,就这都是广种薄收)。郑国不忍苍生受苦,与秦相吕不韦查勘选址修渠,历经十年(期间因为吕不韦的嫪毐事件继而有人密报郑国疲秦之事,秦wangzheng大怒,下逐客令,李斯于此上了那篇著名的《谏逐客书》)公元前236年郑国渠竣工,华夏震惊,关中之地从此变成秦国第二大粮仓,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里这么形容:关中之地,沃野千里,真天府之国也!因为当时秦国虽大,但秦东大部分土地却为盐碱地,此问题困扰自秦秦孝公以来的六代国君。郑国渠的修成解决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也解决了关中的吃饭问题。六年之后秦wangzheng开始了他的灭国大战,第一战就是韩国,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两千多年过去了,郑国渠至今仍子造福今泾阳、高陵、阎良等秦东大片土地。
于是我向高高在上的郑国雕像深深一躬,先生之功,秦人万世不忘!
在县城,我顺便去文庙广场看了看,所谓的文庙就是孔庙。广场正中一座汉白玉孔子雕像显得是那么慈祥而肃穆。文庙广场的栏杆、凳子、桥等都是石头做的。也许是泾阳多山石之故吧。文庙广场北边坐北朝南就是文庙,现在是泾阳博物馆。9点以后开门,我得已入内参观(门票10元)泾阳博物馆位于县城文庙街南端,属省级重点文物单位。文庙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会于地震,知县钟岱重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文庙毁于回民起义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安吴堡吴周氏捐银四万两重修。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第一进院落是展示历代碑刻的碑石,其内容不外乎赞美孔子要么就是敕封的泾阳状元等等。其中一块刻有明代的篆书墓志铭我比较喜欢,其手法师从秦李斯书体。真想拜此人为师啊!第二进院落,两厢是展示,西展室是展示一些从泾阳出土的远古化石和夏商时代的文物。其中一根巨大的象牙化石距今有大约十万年,还有一根什么鱼化石距今有大约一百七十万年左右。讲解员告诉我,泾阳远古文化几乎可以和西安半坡文化相媲美,可惜由于宣传不到位,致使泾阳这块渭北明珠为世人所遗忘。还有在泾阳县高家堡出土的一些事夏族时代的文物。东展室主要展示一些汉唐和明清的一些铜镜、铜佛等文物。和泾阳的变迁。据载泾阳最早建城始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呵呵,这一点我的家乡可无法比及)。
从两展室参观完出来后,一座坐北朝南的大殿映入眼帘,一块大匾上书“文庙殿”,正中供奉着万世师表——孔子。供桌前也放着如今在寺庙随处可见的功德箱。 望着慈祥的孔子像,我突然想到了哪位一生未改嫁的泾阳寡妇以及两千年来为儒家礼教所束缚和扼杀的人性。我对着孔子像说:“本人尊崇法家学说,然而儒法不两立,故见先生不拜!”
再返回咸阳回家的路上,我感慨万千,如果三年前和宁儿一起来的话,有她这位向导,我何至于能花那么多钱在路上。然而历史没有假如。不过此次也不虚此行,虽然没有向导,但是也受益匪浅。虽然有些不尽人意,但总体还是不错。我爱泾阳,不仅是因为她是我这辈子最爱的两位泾阳丽人的家,还更因为她民风淳朴。渭北明珠,泾阳当之无愧!
最后用十六个字来评价泾阳吧。
民风淳朴 文化渊远 渭北明珠 当属泾阳
三秦才子
壬辰年三月初六凌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