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二级
- 积分
- 50
|
“据我所知,是说咸阳在九嵕山(嵕:zōng ,小的山梁)之南,渭河之北,自古山南水北为阳,因咸阳山水俱阳(咸,皆也,全部之意),故谓之咸阳。”
朋友说道:“确实如此,只不过此处所说的山并非是指九嵕山,因九嵕山在咸阳西北礼泉县,离咸阳有好几十里远,山也不高,加之咸阳所处的关中平原地势较低,城北又有两道塬(一道塬,二道塬),每道塬都要高出塬下五、六十米,由于有塬阻隔,人站在咸阳城,根本就看不到九嵕山,古人是不可能用一座根本看不到的山作为参照物来为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命名的。”
我说:“我也觉着有些不对劲儿,原以为九嵕山挺大呢,去年专意去了一次,开车一个多小时才到,说是山,不过是地势高一些罢了,唐太宗昭陵所在的山峰与其说是山,倒不如说是个大土堆,况且九嵕山确实距咸阳城又偏又远,山也确实太小。我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西汉皇帝之所以在咸阳塬上建陵,是因为陵墓所在地风水好,正好可“背靠北邙山,脚蹬渭河滩’,面南背北,居高临下,俯视渭河平原,可见咸阳北面的山确实另有所指,只不过觉着纳闷,北邙山应该在河南洛阳,咸阳咋也有个同名的山?只是不知此山在何处。”
朋友说道:“确有这个说法,也确实有这个山,不过不是什么北邙山,而是指北蟒山。”
我说:“北蟒山?你莫非是说北蟒塬么?”
朋友说道:“正是,咸阳城地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宽阔,唯有北面耸立着一道塬,宛如一条蜿蜒的巨蟒横卧于城北之上,因此当地人叫北蟒塬,也叫北蟒山,据史载,刘邦为薄姬(薄太后,汉文帝刘恒之母)在北蟒山以北五十里建一座行宫(在礼泉县刘家村,内有香积寺,薄太后塔,后来寺被毁,塔尚在),相传刘恒即出生于此。而九嵕山之所以有名,并非因其挺拔峻秀,而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6—649年在位)在此依山建陵,葬于九嵕山昭陵,但咸阳之地名则早在公元前350年秦孝公时就有了。”
朋友接着说:“有关北蟒山还有个传说,相传,托塔天王李靖有一儿子,唤作红孩儿,爱舞枪弄棒,能飞善跑,力大无比,一日,红孩儿在天河玩耍,一时性起,竟将天河戳了个窟窿,致使天河之水倾注人间,顿时天下万物遭洪水所淹,土地神告于天帝,天帝急令女娲补之,又令大禹下凡,帮龙王疏导洪水,以拯救万物之生命。禹王与龙王商量,决定开长江诸流,以导引秦岭以南之水入海;辟黄河诸流,以导引秦岭以北之水入海,如此以来天下水患即可排除。谁知九峻山以南至秦岭北麓仍洪水涛天,波浪翻滚,大禹和龙王仔细查看,原来是红孩儿与龙王的小儿子仍在那里戏水,气得龙王前爪按住小龙头部,让其乖乖卧倒,不许乱动,逐将小龙变为北蟒山。北蟒山之南的水用来喂养小龙,故称渭河。”
我说:“噢!原来如此,真是长见识了,在咸阳待了20多年,今天才算弄清楚咸阳地名的来历了。”
2011年3月20日写于咸阳
咸阳
陕西省第三大城市,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建都之地,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东与西安接壤,距西安市24公里,现为地级市,辖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礼泉县、泾阳县、武功县、乾县、三原县(称南八县)和彬县、旬邑县、淳化县、长武县、永寿县(称北五县)等十三区县。古时,周人曾在咸阳一带修筑城邑,前350年(秦孝公十二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下,秦国日渐强大,前221年,秦王嬴政剪灭六国,建立了秦朝,咸阳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写下了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
五陵塬
即咸阳塬(原:宽广平坦的地方, 同“塬”),因西汉王朝在此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咸阳当地有个顺口溜,叫“三原的庙,泾阳的塔,不如咸阳的冢疙瘩(指西汉帝王陵及众多陪葬墓)”,咸阳一道塬上是西汉帝王陵寝之地,西汉11位皇帝除汉文帝霸陵和汉宣帝杜陵在西安外,9个皇帝的陵墓都分布在渭河以北的咸阳塬上,又因西汉曾在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等五个陵区设邑建县,因此咸阳塬又称为“五陵塬”。
关中
因渭河平原四面被四座雄关围定,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名“关中”。
关中平原
又称渭河平原 ,在陕西省中部,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接秦岭,北到陕北高原。东西长300 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属冲积平原,是断层陷落区即地堑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冲积而成。
秦灭六国顺序
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十三岁的赢政继秦王位,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平嫪毒之乱,嬴政亲自执掌政权。
前230年(秦王政一十七年),派内史腾率兵攻韩,俘韩王安,置颍川郡,韩亡,拉开了剪灭六国的序幕。
前228年(秦王政一十九年),秦大将军王翦攻入赵都邯郸,虏赵王迁,置邯郸郡、钜鹿郡、太原郡,赵亡。(赵公子嘉奔代,自立为代王,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贲攻代,俘代王嘉。)
前227年( 秦王政二十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随即派王翦领兵攻燕。
前226年(秦王政二十一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喜迁都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
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王贲率十万大军攻魏,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城,城破,魏王假降,魏亡。
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王翦率军消灭楚军主力,破楚都寿春,俘楚王负刍,又率军渡长江平定江南,置会稽郡,楚亡。
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燕亡。攻代城,俘赵代王嘉,于代地设置雁门郡。
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王贲率军攻齐,破齐都临淄,齐王建降,齐亡。
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西汉帝陵及陪葬情况
西汉11个皇帝的陵墓,除汉文帝刘恒霸陵和汉宣帝刘询杜陵位于渭河以南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塬北端及南郊的少陵塬上,其余九位均安葬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西起兴平县豆马村,东到咸阳市正阳乡张家湾,依次排列着汉武帝刘彻茂陵、汉昭帝刘弗陵平陵、汉成帝刘骜延陵、汉平帝刘衎康陵、汉元帝刘奭渭陵、汉哀帝刘欣义陵、汉惠帝刘盈安陵、汉高帝刘邦长陵、汉景帝刘启阳陵
帝号、姓名 生卒年 在位时间 陵墓 陵址 陪葬
汉高祖刘邦 前256年--前195年 在位8年(前202--前195年) 长陵 咸阳市窑店 吕后
汉惠帝刘盈 前211年--前188年 在位7年(前195--前188年) 安陵 咸阳市韩家湾 惠孝张皇后
汉高后吕雉 前241年--前180年 临朝8年(前187--前180年)
汉文帝刘恒 前202年--前157年 在位23年(前180--前157年) 霸陵 西安市东郊 孝文窦皇后
汉景帝刘启 前188年--前141年 在位16年(前157--前141年) 阳陵 咸阳市张家湾 孝景王皇后
汉武帝刘彻 前156年--前87年 在位54年(前141--前87年) 茂陵 兴平县南位 李夫人
汉昭帝刘弗陵 前94年--前74年 在位13年(前87--前74年) 平陵 咸阳市双照大王村 孝昭上官皇后
汉宣帝刘询 前91年--前49年 在位25年(前74--前49年) 杜陵 西安长安县少陵原 孝宣王皇后
汉元帝刘奭 前75--前33年 在位16年(前49--前33年) 渭陵 咸阳市周陵南 孝元王皇后
汉成帝刘骜 前51年--前7年 在位27年(前33--前7年) 延陵 咸阳市周陵西南 孝成班婕妤
汉哀帝刘欣 前25--前1年 在位7年 (前7--前1年) 义陵 咸阳市周陵东
汉平帝刘衎 前9年--公元5年 在位5年 (公元1--5年) 康陵 咸阳市周陵西南 孝平王皇后
咸阳地名沿革
夏代开始,咸阳属禹贡九州之雍州。
周时称程伯国,西周后称毕郢国,春秋时称渭阳。
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迁都咸阳。(原国都在栎阳,治所在西安市阎良区)。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更名新城。
武帝太初元年将长陵、阳陵及所属塞国更名为左冯翊,将渭城、安陵、茂陵、平陵及所属雍国更名为右扶风。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更名为渭城(以其地临近渭水),属右扶风。
晋时设置灵武县。后赵时更名石安县。
前秦时,将汉长陵邑(刘邦的陵邑)改为咸阳郡,并辖灵武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武则天因其母杨氏陵墓——顺陵在此,改为赤县。
五代、两宋、金皆称咸阳。元初,一度将咸阳并入兴平,不久又恢复咸阳县制。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将咸阳迁到渭水驿,即现在秦都区所在地。明、清均称咸阳,属西安府管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