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阳的面条大有说头。人说陕西人是面肚子,一天不吃面都不行,这样孕育了陕西博大精深的面文化。陕西各地的面条样数可以天天不重样地吃,一年到头也吃不完。就咸阳讲,提到面不能不提到这几家:箸头面、biangbiang面、厕所面、瞎子面、臊子面、岐山臊子面。
箸头面馆在北大街中段,老板姓肖不姓张。何谓箸头面?箸,筷子也,即象筷子一样粗细的面。名这样叫,实不尽然,有棍棍面,有扯面,有宽面,有窄面,有粗面,有细面。不管啥面,只放豆芽、辣子、味精,用油泼,即油泼面是也。箸头面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老板舍得放油,面吃完油一层吃不完;二是量大,一大碗面膀肩人吃不完;三是便宜,两块钱一碗,不论物价涨落,一老不变。就面本身讲,从发面、性面、揉面、擀面、扯面、煮面等方面有窍道,做出来就两个字:瓤筋。瓤即不硬,筋即不烂不碎有嚼头。瓤筋两字说出来容易,做到却不容易,要拿捏的准没有几年的功夫不行。因为以上原因,箸头面馆生意一直红火。火到啥程度?没有蒜,没有纸,喝汤自己舀,想单独吃小碗没门,除非你吃了大碗再带个小碗可以。就这,生意天天还是顾客排队。卖菜的、蹬三轮的、拉架子车的、干重活的来吃,穿西服的、坐轿车的、夹皮包的、画眉描唇的也来吃。老汉我走南闯北几十年,吃的面数不胜数,咸阳箸头面不敢说是天下最好的,但咸阳箸头面馆肖老板招呼客人时的记性却是天下一绝。老汉我在此隆重推出,望海内外宾朋来咸阳一定不要忘了箸头面馆,面可以不吃,肖老板不能不见。肖老板的记性如何好?你去吃两回面,第三回不用说话他就知道你吃宽吃细吃多吃少吃咸吃淡吃辣吃酸。几十碗面放灶房煮,哪一碗面在前哪一碗面在后哪一碗面煮轻哪一碗面煮重哪一碗面放豆芽哪一碗面不放豆芽哪一碗是谁的哪一碗面不是谁的,肖老板不用本子不用笔,全砸在脑子里,一口报的清清楚楚,不会出一点错。不信?你朝北大街里走,吃回面或是站那儿看一会儿就知道了。
老街(中山街)有一家biangbiang面馆,出租车司机爱在那吃饭。我是在那知道这个biang字怎么写的,老板是老太太和她儿子,老太太还给我说了个biang字的顺口溜,什么“左一长,右一长,中间站个马大王”,什么“做坐着小车到咸阳。” biangbiang面,咸阳一种独特面食。说面之前先说字。这个biang字典不收,字库不存,只是存留于咸阳百姓的口中,说者清楚,听者明白。民间有谚语专门说这个字的写法:
一点飞上天,
河水流两边,
八字大张口,
言字往里走,
左绞丝,右绞丝,
你家长,我家长,
当中夹个马大王,
心衬底,月照光,
留个勾搭挂麻糖,
推上车车逛咸阳。
用这么多笔画、部首、字来组成一个字,实在是太复杂了。外地人听起来一头雾水,看起来十分有趣。不过这个biang字到底是咋来的,人说人异,没有定论。老汉我琢磨多年,有两个猜想:一是象声字。biang字说的是扁、长、宽的面条,这种面条制作中打在案板上发出biang的声音,故人们造了个字来形容这种声音。二是扁长二字的组合音.biangbiang面人们原来叫扁长面,说时间长了扁长二字的音慢慢发生了变化,用扁的声母和长的韵母组成了一个新的音,biang。就像不用二字组成的甭一样。老汉估计我这两个猜想竞争中国文字的最高奖绰绰有余。
biangbiang面也叫河水biangbiang.最早咸阳人吃渭河水,沿河而居,挑水和面。咸阳人实在,做的面又长又扁又宽又薄又筋。咸阳梁澄清先生说:“这种用天然河水做成的面食,生不变硬,熟不粘连,置之虽久亦不变质走味。”“不但食时美味可口,老少皆宜,而且食后易于消化,耐劳耐饥。”“不仅为一般人家喜欢终年食用,而且也逐渐成为旧时咸阳街头一种大众化的风味食品,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吃biangbiang面原来要到中山街里去,在人民剧院附近有好几家 面馆,到中午时候人挤人。现在永绥街、清太街改造,生意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据说有一家搬到了兴无村即凤凰小区,地方大了,卫生好了,生意很是火爆。一般人进到面馆张口就是:“来碗面,全套。”什么叫全套?外地人不明白。全套就是放肉臊子、西红柿鸡蛋、油泼,三样一样不缺。
biangbiang面,不仅奇在面,还奇在字。吃着又长又扁又宽又薄又筋的面条,看着那个复杂得不能再复杂的字,人们对咸阳的认识又进了一层
厕所面,听起来恶心,看起来不雅,吃起来如何?咸阳老街人不知道厕所面的少,天天顾客盈门,那么怎么叫了个如此不雅的名字?
原来十几年前,有花店巷人在花店巷南头摆摊卖面,一炮打响,生意好生了得。大清早食客们就互相招呼:“走,吃面去。”不知道人忙问:“啥地方吃?”“花店巷口厕所跟前。”谁问都这样回答,问的人听起来烦,答的人说起来也烦。为省事,干脆就叫厕所面。一传十十传百,不雅的名字加快了传播的速度,不雅的名字激起了食客的食欲,生意反倒越快越好。
厕所面现在搬到了花店巷西边,市房地局对面。租房进店做生意,按说和厕所已没有任何关系。但叫顺嘴了,加之饭店没起名字,人们还是厕所面厕所面的叫。叫的人觉不来不雅,听的人感不到不顺。厕所面的特点是薄、筋、煎火。老一辈人吃了说了一个年轻人听不懂的词儿:面梢。何谓面梢?面的四周一圈是也。凡是擀过面的人都知道,面的边沿肯定是很薄的。薄薄的面,热热的汤,一筷子头的量,家常臊子味道,秋冬吃起来煎火,春夏吃起来滋润。大清早中山街啥地方停车多,啥地方就是卖厕所面的
瞎子面的老板年轻的时候是三线学兵,在一次施工过程中被炸瞎了眼睛,还有一个被炸死,一个被炸成了麻子.其实他也不容易的,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因为祖国的建设而成了残疾,并且没有依靠政府生活,而是自己打拼,挣下了一份家业.现在因为上了年龄,把饭店转让了.不过他的面真的很好吃
岐山臊子面在咸阳落地生根推广扩大首先要感谢国棉一厂的纺织女工。现在老段家的老板那时刚到咸阳发展,栖身在一厂柳林村,租房卖面。量大味窜价低,很受纺织女工欢迎。不久一家带一家,岐山面馆越开越多。到现在弄的比较好的有老段家,乐育南路的面食湾,东风路的岐山面馆。相比而言,老段家还是火一些。
岐山臊子面的特点用不着我在这里罗嗦了。受到咸阳人的欢迎,关键还是味道特别,不吃不由人。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吃一次就会上瘾。不过吃时间长了,味觉也迟钝了,感觉不到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个酸和辣。忽一日,单位来客人同去岐山周公庙。沿途农村农家乐很多。吃饭时候,我同客人进了一家。面是小碗岐山臊子面,尝一口,哎哟,我的天,那个味是我从来没有享受过的。我这才知道了真正的岐山臊子面是什么样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