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原创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不宽的马路上,行人、非机动车、大货车等“交织”在一起,交通状况令人堪忧 本报记者 窦翊明摄
市民杨女士反映,化纤路口到紫云东城小区门口这段路,每天下午5点多,有摆摊占道的,拉土车、大货车你来我往,阻碍正常交通。对于这个“马路市场”,有的市民表示方便了他们的生活,有的市民则觉得影响了他们的出行。综合执法部门下一步将对这个市场进行治理。
摊贩“就位”马路难通
昨日下午4时许,在化纤路上,菜摊、水果摊渐渐已经“各就各位”,各路车辆也在行至此处时都减了速度。卖核桃的三轮车、卖山梨的轻卡车、卖橙子的轻卡等依次排在马路一侧,占去了马路的三分之一。“这些摊位摆在这里,不仅影响交通,也给我们增加了许多活,我们一天得清理好几次,尤其是市场退去,第二天早上打扫时,垃圾车能拉好几车。”在橙子摊旁清扫橙子皮的环卫工抱怨道。11路公交的韩姓队长介绍,化纤路本身就不是很宽,这些摊主摆在马路上,已经影响了他们公交的运行,有时摊主撑起的遮阳伞,更让道路显得拥挤不堪,直接影响到车辆的通行,“我们有时还会因为行驶产生矛盾。”韩队长说,同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机动或者非机动车辆停着,“尤其是一些施工车辆,司机总习惯把车停在这里,去附近的餐馆吃饭。”
这条路上,有阳光馥苑、紫韵东城等七八个小区,“这么多的居民住在这里,这些占道经营的,还有那些拉土车、大货车你来我往,既影响出行,更是安全隐患。”路过此地的一市民说。
便民却存隐患
“不要乱跑,小心啊!”张阿姨追着在菜摊中间穿梭的孙子,并喊道。对于这个“马路市场”张阿姨则认为,它的存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早上送孙子上学,我可以顺道买些菜,下午接孩子回家,我又可以再给家里添一些菜,其实挺方便的。”当谈到如此乱停乱放的菜摊、停滞车辆有可能伤及到孩子时,张阿姨自己也说不清这个“马路市场”是否该存在。“老板,来5斤梨。”一位女士对摆在路边卖梨的摊主说。摊主一看她站在靠近马路中间的地方挑梨,赶紧说:“大姐,你来这里吧,那边车来车往,实在不安全。”
这位摊主是咸阳窑店的农民,他说:“其实我们自己也知道这样摆在马路上,不合规定,也不安全。可是有什么办法,家里穷,我又没有什么文化,平时地里有农活我就不能摆了,所以在市场里面租赁一个固定摊位也不现实。”
随后,记者将这个“马路市场”的情况反映给咸阳市综合执法局“12319”指挥中心,综合执法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根据这里的具体情况,会做出有效的治理。本报记者薛玉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