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原创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村民李社社在自家门口捡了一只猫头鹰幼仔,现已交给咸阳动物保护站 本报记者 窦翊明 摄
不知从哪来的小猫头鹰,飞进了两寺渡村李社社家门口,眼睛圆圆的小猫头鹰在手掌上不时地眨眼,李社社担心村里的狗伤害它,将之抱回家里。“暂住”一晚后,这只小猫头鹰便舍不得离开了。
飞落家门口的“客人”
43岁的李社社家住秦都区两寺渡村7组,他平时拄着拐杖在家门口做修鞋的工作。
19日晚8时许,他和村民正在家里玩麻将,掀开门帘,一邻居冲着他喊道:“快来看,这是什么?”借着屋内的灯光,李社社看清了这位突然而来的“客人”:圆鼓鼓的大眼睛、眼圈为亮黄色,羽毛为浅褐色。旁边的村民蹲下身子抱起它放进手掌中刚刚好,“这不是猫头鹰嘛,是猫头鹰。”他对周围的人说。
他试着放飞几次,但这只小家伙依然一动不动,一副生病的样子。担心夜晚村里的狗伤害猫头鹰,李社社随即将它抱进了房子。
他找来一只纸箱子,放在炉子旁让它取暖。给它吃点什么呢?只知道猫头鹰喜欢吃老鼠,李社社犯难了,“现在老鼠都少见了,其他东西也不敢给它吃。”他说。
昨日上午,李社社试图在房间内再次放飞它,但这只猫头鹰依然是“舍不得离开”,只是安静地站在纸箱里并靠近炉子,“检查了下,身体没伤,但就是不活动,也不知道从哪来的。”
昨日上午10时,不知道怎么处理这只猫头鹰,李社社拨打了本报热线希望能够帮忙,“知道猫头鹰是好鸟,得保护。”
昨日下午3时许,在两寺渡村李社社家,这只小猫头鹰依然在纸箱子里安静地待着,村民抱起它放在怀里,盯着它圆圆的眼睛赞叹:“眼睛就是漂亮,听说猫头鹰白天看不见。”一位姓梁的村民说。
托在手掌心仔细观看,这只猫头鹰眼睛周围的羽毛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身体周围的羽毛稠密而松软。
体质较弱需人工饲养
下午3时30分,咸阳市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李社社家,一位姓赵的工作人员仔细观看后判断,这是一只约3个大月的雄性猫头鹰,“毛色还没彻底换过来,体质太弱了,需要人工饲养一段时间。”他说。
据这位赵姓工作人员讲,两寺渡村出现猫头鹰是因为此地靠近河滩,较多猫头鹰分布于此。告知村民后,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决定先将这只猫头鹰送到咸阳市渭滨公园内的动物园饲养一段时间,等其恢复体质后再放飞。
同时工作人员也提醒市民,猫头鹰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市民应加强爱护。
如果遇到猫头鹰,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待,“如果你观察有飞行能力,就让它自由地飞走。”碰见受伤且没有飞行能力的,可拨打咸阳市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动物急救热线33571147,工作人员会在现场紧急处理。
本报记者畅咪
◎相关链接
猫头鹰(也作枭)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它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猫头鹰的雌鸟体型一般较雄鸟大。头大而宽,嘴短,侧扁而强壮,先端钩曲,嘴基没有蜡膜,而且多被硬羽所掩盖。它们还有一个转动灵活的脖子,使脸能转向后方,由于猫头鹰特殊的颈椎结构,头的活动范围为270°。左右耳不对称,左耳道明显比右耳道宽阔,且左耳有发达的耳鼓。大部分还生有一簇耳羽,形成像人一样的耳廓。听觉神经很发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