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原创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伸出稚嫩的双手接过书,8岁的妍妍面露微笑,专注地看起来。在她身旁,还站着29名孩子,他们有着相同的身份——三原县东周儿童村的代养儿童。
昨日,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牵头,联合咸阳市关工委、三原县大程镇政府以及咸阳市风轮小学,向三原县东周儿童村捐赠书本、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
拿到新书孩子们爱不释手
昨日大雾,寒意逼人。上午11时许,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咸阳市关工委、三原县大程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及咸阳市风轮小学的老师和学生,来到三原县东周儿童村,给这里的孩子送去书包、文具、书本等学习用品。孩子们已在此等候,红扑扑的脸蛋,略带羞涩地看着前来的人们。双鬓斑白的儿童村村长郭建华迎上来,和大家握手。随后,咸阳市风轮小学的21名学生给儿童村的孩子赠送了红领巾,并将自己的画送给了这些孩子。工作人员拆开纸箱,拿出一本本崭新的图书,递给孩子。8岁的妍妍拿到一本故事书,专注地翻看着,爱不释手。
“来这里看望孩子,有一个规定决不能违反,就是不能询问孩子父母的犯罪情况。”郭建华说,这些孩子的内心都曾受过摧残。他们年纪尚小,不懂得父母是因犯罪才受惩罚,或多或少对社会有报复心理,要尽量避免和孩子谈论他们父母犯罪的事。
院子里,一个男孩羞涩地站在一旁。
他叫垚垚,今年14岁,正常情况下,应该念初中。然而,垚垚目前才上小学五年级。
郭建华介绍,垚垚来这里已有一年多的光景。父母入狱后,孩子曾流落在秦岭山中,差点出家当和尚。
年纪相仿孩子们很快成了朋友
紧接着,风轮小学的学生和儿童村的孩子们,手牵手走进会客厅。会客厅四周墙壁上挂满了锦旗。“晚风轻拂澎湖湾,海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坐在门前的矮墙上……”厅里,因年纪相仿,风轮小学的学生和儿童村的孩子,不一会便熟悉起来,哼起多数人会唱的歌曲,不会唱的孩子,也跟着节奏拍着手。唱完歌,孩子们两人一组,玩起跳绳游戏。“通过互动节目,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凤轮小学的校长杨淑英说,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孩子还需要来自外界的朋友,从内心温暖他们。
“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对其认知层面的影响很大。”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审判长南文光说,良好的成长环境能让孩子日后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当中。
“儿童村无偿代养代教因父母犯罪伏法、服刑、劳教而无人抚养的少年儿童。”郭建华今年已77岁,自1996年儿童村创办,便出任村长。
年事已高、渐觉体力不支的他,将在西安上班的孙子郭东方叫回来,慢慢接手儿童村的工作。
因风轮小学的学生下午还有课,需赶回学校。中午12时许,他们依依不舍地向郭村长和孩子们告别。本报记者卜亮
◎相关链接
东周儿童村简介
陕西省三原县东周儿童村是一家民间慈善机构,创办于1996年5月26日,在三原县民政局登记。它是全国第一所专门替罪犯代养代教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的慈善机构,曾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司法部评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儿童村无偿为入村儿童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读书上学、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服务。整个儿童村是一幢五层小楼,外带院落,食堂,洗澡间。入村儿童由其服刑父母自愿向所在监狱提出申请,经核准后与儿童村签订代养协议,直至其父母刑满释放、解教或孩子年满16周岁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为止。目前,东周儿童村在册代养儿童有46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