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原创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彬县新民镇胡家坡因修路,自来水管道被挖断,上百户村民只能在村外拉水吃 本报记者 刘强 摄
“今天在学校干啥了?”11月一天下午,家住彬县新民镇胡家坡附近的李女士,像往常一样,想了解一下女儿在学校的表现。谁知,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竟说了一句令大半个村子人“头疼”的话,“学校大扫除没水,我们用衣服抹的桌子。”
记者调查
路面成大坑
遇水变泥塘
彬县新民镇位于海拔1200余米的塬上。昨日下午3时许,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走进新民镇,仿佛进入一个古典与落魄交叉的“世界”。
此时,一条长约300米,且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石子路映入眼帘,与街道两旁的青瓦红墙形成反差。
这条路位于新民镇胡家坡什字往西,远远看见路口被围挡起来,两边只留下宽约2米的入口。
长300余米的路面全被挖成大坑,路西的人行道上因为刚下过雪成了大泥塘,到处都是泥泞和积水,两边行人只能踮着脚尖行走。路两侧是家属院和商店,街道两侧行人较多。
据村民王女士介绍,路面从6月初就开始动工,他们胡家坡村有数百户居民,行人、车辆进出却只有这一条街道。路面被挖开后,很多人家都绕道而行。
“就这一条路,6个多月没完工,还总是把自来水管挖断,整修道路本来是好事,但不文明施工却给周边居民带来不少麻烦。”她说。
村民讲述
近八旬孤寡老人
花钱雇不到人担水
由于道路整修,施工车辆屡次将埋在地底下的自来水管挖断,而且挖断后,当场用土填埋,便扬长而去。
“他们这样野蛮施工,给我们生活造成很大困难。”听说记者前来采访停水的事,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
“都快半年没水了,眼看着快过年了,却一直没人出面处理这事。”72岁的陈老汉用架子车拉着一个盛水的铁桶,边走边说,“村子停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半个村子的人用架子车拉、扁担担、电动三轮载,只为能弄到水。”
据村民张先生介绍,自从村子断水后,村里有一户人家专门做起了卖水的“生意”,而水价则根据村民之间的关系“生疏”程度收取。一般生人一大桶水10元、小桶3元,熟人大桶5元或免费取。
“还有一个年近80岁的孤寡老人,平时吃水都靠村里人帮忙或救济。”村民张女士说。
随即,记者见到了张女士所说的孤寡老人。据老人讲,自己姓郑,今年79岁,老伴儿去世后,自己一人将儿女拉扯大,几年前大儿子也因病离世,目前自己一个人生活。
问到平时吃水问题怎样解决时,老人说,自己年纪大,担不动水,附近村民偶尔过来帮忙。除此之外,自己曾花钱雇人担水,每担水2元,后来别人嫌钱少,也慢慢不来了。
供水站
上午修好管道
下午又被挖断
昨日下午4时许,百余户村民用水难的事,也得到了新民镇农村供水管理站站长的证实。
办公室内,一位纪姓站长说,道路施工导致水管屡次被挖断的事,他们站上工作人员也知道,相对于修理破损的自来水管,道路不文明施工确实不在自己管理范围之内。
“村民找过我们三四次,说水管被挖断了,我们只能无条件修理。”该纪姓站长说,但有时上午刚修好,下午又被挖断了,反复下来,我们最终也无能为力。
他还表示,目前上百户村民断水的问题,已经和新民镇相关领导沟通过,而且镇领导也表示,近日将使用临时水管,争取让村民早日用上水。“同时,镇领导让我们运用技术方面的知识对临时水管等相关材料,进行预算,并上报县上。”
新民镇镇长
正在等批示
预计十天内开工
针对此事,昨日下午4时许,新民镇镇长杨春发说,村民反映的事和供水站材料预算的方案,他早已知道。
“关于村民断水的问题,我也知道,但这不是一时能解决的。”杨春发说,道路施工初期,本来规划的是先将道路一侧的水管切断,切断后,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完了在解决另一边。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规划没有施行。
对于近期上百户村民仍然没水的问题,杨春发表示:“已经委托镇农村供水管理站相关负责人,采取临时水管供水的方案,该方案已经上报县住建局和市政工程管理处,只待批示。”
问及供水时期时,杨春发说,预计七至十天之内,将动土开工安装临时水管。至于供水日期,他保证过年期间使村民正常用水。
本报记者赵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