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城二初中 八年级十班 姜冰莹 指导老师 杨雪玲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只见一位穿着羊皮坎肩,头戴羊皮肚手巾的男子站在高高的黄土高坡上用陕北人民特有的嘹亮、高亢的嗓音唱着著名的信天游。
大片的黄土为他传递着声音,那高亢的声音可以传得很远很远,在十里八乡外,这声音依然很嘹亮。
陕北人天生有着一幅大嗓门儿,尤其是住在黄土高坡上窑洞中的那些农民们个个更是能手,那嗓门儿像是天赐给这片土地的,这得以让陕北民歌声名远扬。
信天游,是每一个辛苦劳作完的农民都会唱的。他们累了,就会爬上高高的坡,向远处大声吼两句,说不定会吓着人,但这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就连女子也有着你无法想象的高音,他们时常会唱一些思念亲人和丈夫的信天游,以盼着他们早些回家。
对着黄土高喊,黄土似乎就会回应你,信天游在那千沟万壑,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上更显出它的苍老与恢弘。
如今,城市的生活已代替了村子的质朴,可这种黄土高坡的呼唤却没有停止,有时路过那片荒漠和那黄土总能传来豪迈的歌声,它就犹如这黄土一般般厚重、广阔、深远,陕北人民就是以这种方式征服了这片黄土高原,陕北民歌也是陕北劳动人民的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因为他们豪放,因为他们洒脱,因为他们厚实,因为他们质朴。陕北民歌将劳动人民的这一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每每回归这片热土,我都能感受到它的温度。望着一片片荒漠和黄沙,在陕北民歌的伴随之下,它不显得那么荒凉与寂寞,而是增添了一种广阔,坚实与豪迈。
若问我,是什么一直吸引着我,让我每次回到这里都会有着兴奋与激动。因为我喜欢这片土地上的人、情、物;我更爱这里的歌,他们带我飞奔到那片黄土地,去感受黄土的气息,去感受黄土的呼唤。
而那一声声信天游就永远回荡在我的耳畔,让我去体味这片神奇土地的魅力。
老师评语:文章借浑厚、响亮的信天游抒写了厚重、深远的黄土情。文章选材角度新颖,语言凝练,感情真挚,读后那嘹亮的歌声还在耳边久久回荡,那淳朴的故乡情结还令人久久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