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交流

所属分类: 论坛 市民交流

本版主题: 46179

今日更新: 0

投诉爆料、建言献策、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经济文化、求助互助、咸阳论坛。
发布新主题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重现千年昆明池胜景 水面面积4.5平方公里

1 / 8198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

主题

55

回帖

3

积分

一级

积分
3
发表于 2011-11-17 14: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人工名湖——昆明池,将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重现风华。
  11月15日,在由西咸新区管委会主办,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承办的“西安·昆明池文化生态景区规划方案评审会”上,16位国内知名的城市规划、考古、水利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为昆明池蓝图献策,为未来发展把脉,一致通过规划方案。按照规划,一个水面面积达4.5平方公里,接近杭州西湖,相当于现在10个曲江池遗址公园水系面积的昆明池,不日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千年名湖文化
  回归西咸田园新城
  昆明池,是昆明池文化生态景区项目依托的主要生态文化资源。
  昆明池在我国城市水利史上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昆明池位于距西安市西南15公里的长安区斗门街办一带,处于沣东新城南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工蓄水工程,修建于公元前120年,是汉武帝为征讨南方诸国操演水兵而开掘,亦是“上林苑”的主要风景区。在汉唐时期昆明池对城市供水、京城建设、农业生产诸多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最大水面面积曾经达到16.6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杭州西湖。
  昆明池遗址景区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方面,昆明池、镐京遗址、周灵王台、普贤寺、牛郎织女等历史遗迹、文物古迹为昆明湖遗址景区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遗址景区也体现了浓郁的北方黄土文化特性,质朴的乡土建筑、自然的农耕生活,北方有别于南方秀美水乡的浩汤之水文化的展示,都是遗址景区深度开发的资源保证。
  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今天,干涸的昆明池迎来了新雨露。2009年6月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西安打造成国际化大都市,而在大西安的总体规划里,建设世界性城市、世界文化之都是一大核心。
  同时,西咸新区成立后提出要建国家级的秦汉文明展示区,建国家级的生态文化遗址公园;加之引汉济渭工程正式获得国家批复,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则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这一系列利好机遇都为昆明池的复苏提供绝佳契机。2000多年后的昆明池迎来了重建的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一个体系完整、定位清晰、产业明确、空间合理的规划方案的出台迫在眉睫,这对昆明池建设至关重要,对沣东新城乃至西咸新区的形象打造、环境提升影响深远。
  “三大目标”融古今功能
  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以池为源,打造滨水活力之城;鉴古融今,打造文化魅力之城;天人合一,打造生态宜居之城”是此次昆明池文化生态景区规划提出的“三大目标”。
  规划通过对昆明池现状和上层次规划的分析,挖掘古昆明池衍生的一系列滨水活动,将其融入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营造,用极富诗意和个性的滨湖生活展现滨水城市意象。将其定位为独具汉文化特色的环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人居天堂,提出了打造生态文化之城和古今融汇之城的美好愿景。
  规划方案在深入研究文化底蕴、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结合沣东新城未来发展,确定了昆明池4.5平方公里(约6750亩)的水面规模。这接近于杭州西湖的面积,相当于西安曲江水系面积的10倍,勾画出了西安城西南的巨大新景。关于社会各界关注的水源问题,水利部门表示将通过把昆明池打造为引汉济渭一个重要的生态平原水库来实现双赢,因此恢复昆明池将会有足够的水源。
  昆明池作为独具汉文化特色的环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人居天堂的定位,提出了“一湖、一环、四组团、四中心”的总体空间结构。即以“悠游”与“乐居”为目的发展参与性强的特色文化休闲旅游业,打造新湖滨情境型高品质社区。
  具体而言,“一湖”指昆明池以及紧密围绕昆明池形成的滨湖绿地,是整个片区空间结构的核心。“一环”指片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滨湖布局,形成一个与昆明池联系紧密的环湖公共服务带。“四组团”指由昆明池主要进出水口周边生态绿地分割形成的四个格局特色的功能组团,即为滨水休闲组团、风情度假组团、情景居住组团、人文旅游组团。“四中心”指各个组团的服务中心。
  同时,规划还结合昆明池水军基地、皇家园林、水产养殖、供水与漕运四大历史功能精髓,并契合现代都市功能,依托镐京遗址、昆明池遗址两大历史资源,将历史功能和现代功能进行融合演绎,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崭新平台、具有国际水准的汉文化主题旅游目的地,建设21世纪西安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示范性城区;打造历史、文化、生态重地,展现昆明池独特的魅力。
  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
  汉文化主题旅游目的地
  按照规划,昆明池文化生态景区将汇集古今优秀的城市规划理念,打造以汉文化为主题特征的文化旅游和生态人居圣地。深度挖掘昆明池水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资源,进行主题开发。景区将主打汉文化主题,体现现代生活对传统汉文化的回归,着力打造具有汉文化特色的环湖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景区将以水为载体,结合街巷空间网络,提供以文化和生态为主题的多元化滨水活动。
  昆明池文化生态景区规划在分析昆明池定位时提出,要打造最具东方神韵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汉文化主题生态景区,成为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示范性城区。它将包含全方位的情景生态社区,提供不同体验、综合业态、结合历史文化主题和休闲娱乐的中高档商业设施,针对商务、会晤度假人群的旅游设施,并与片区文化主题相结合。昆明池景区还将体现现代生活对传统汉文化的回归,契合景区文化主题,提供汉文化宣扬的场所,充实社区生活文化内涵。
  昆明池文化生态景区将把握全球文化旅游趋势、发挥西安千年文化优势、打造汉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汉文化形象展示窗口。树立引领全球的主题生态文化景区标杆,打造传统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田园水乡。
  以水为媒
  重塑牛郎织女发源地
  因为漫长的历史变革,很少人知道,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 “石婆”、“石爷”庙,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原型,牛郎侄女的传说就发源于昆明池。
  《关辅古语》中曾记载:“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今斗门镇东南的石爷庙和北常家庄的石婆庙中的两尊石像,就是当年牵牛、织女的遗存。事实上, “石婆” 、“石爷”正是因为昆明池修建之后,为了对应天象所雕塑的。如今,昆明池胜景即将重现,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故事也将在恢复重建的昆明池周边重新演绎。
  按照规划,昆明池文化生态景区中将围绕“石婆”、“石爷”庙,修建“鹊桥长廊”,连接昆明池东西两岸,在昆明池周边建设七夕文化园、七夕鹊桥公园、七夕文化展示中心,这些展示区域在传播七夕文化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对年轻人来说,无论是单身还是热恋,这里都是邂逅梦中人,与爱人牵手相伴的理想地点。而规划中也提到,这里将建设一个电视相亲节目的外景地,或许真实的“非诚勿扰”也将在这里为有情人提供牵手的平台。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主题

128

回帖

-46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46
发表于 2011-11-17 15: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