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因诗而名,诗因楼而传;诗与楼相映成辉,相得益彰。清渭楼其所以能流传千古,与历朝历代的文人对它的吟咏是分不开的。
清渭楼
宋代黄孝先建成清渭楼厚,登临一览,南眺终南翠峰,北望毕原列冢,渭水流经脚下,古渡近在眼前,于是便心潮难平写下了为后人反复吟诵的名诗《留题清渭楼》:
黄翁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
为官落得官下隐,爱山不得山中游。
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
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怀抱。
清渭楼
历代在咸阳为官及文人学士,附丽风雅,迎来送往,常于清渭楼上赏景酬唱,留下了许多吟咏。清渭楼修成八十三年后,已是北宋末年的宣和元年,苏辙之孙籀,到陕与好友咸阳县令、诗人何子应、陈叔易登浏览清渭楼,留下一首七言长诗,描写登楼所见:
咸阳宫殿无尺瓦,直抵南山是禾稼。
山巅冠阙总成尘,清渭东流无昼夜。
昔时此水贯宫垣,今日沦涟县楼下。
无复秦娥洗妆水,时日村童饮牛马。
秋波泠泠泛红叶,春天波荡桃花节。
清代顺治十七年,江苏大兴举人黄中璜任咸阳知县,见邑中古迹“至今犹存”,遂“俯仰凭吊,不胜低徊,按籍阙韵,率成数首”,其中很有名的便是《登清渭楼二首》:
其一
极目烟霞里,相迎树色丛。
汉宫春草茂,秦垒暮云蒙。
群峙应山秀,长流渭水雄。
临风频怅怅,寄慨有馀衷。
其二
三秦多胜迹,一望眼难空。
月冷孤遗冢,云寒蔽旧酆。
村连远树碧,雁带落霞红。
俯首怜清渭,潺湲水自东。
清渭楼
同治十二年的江苏仪征举人、官户部主事的严玉森在咸阳也写过一首《登清渭楼》的诗:
天风海水一舷中,野服山蔬万象空。
泾渭双流涵镜阁,汉唐千树送花骢。
关西客泪霜堆鬓,笛里江南雪满篷。
更忆真州东去路,新城十里小桃红。
清渭楼
清代还有一位葛裕文,生平不详,曾写过一首《咸阳古渡口占》
飞渡秦川一叶舟,乡心感触白乌头。
西风猎猎咸原草,暮雨潇潇清渭楼。
九井横当三辅路,六冈遥接五陵秋。
几回立马空追想,烟树迎人暂小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