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评论:南洋商报:反思祭祖的“病态”现象
2011年04月07日 08:17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金发
中新网4月6日电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5日刊文说,每到清明时节,人们都会自动进行祭祖扫墓活动。然而,在中国近年却出现一些商人为了谋利而利用人心爱炫耀的弱点,大修豪华坟墓、大卖低俗祭祀品,提供“代人扫墓”服务等,这些祭祖“病态”现象,竞相比拼下反而忘了孝道之行于天下,是始于人心本分,不是表面功夫或形式。
文章摘要如下:
汉唐文化繁衍至今,发展成极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力量是巨大和无形的,并且影响广泛。譬如清明时节,人们都会自动进行祭祖扫墓活动。什么力量可以让一个巨大的族群,没有强制,却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做同样的事?祭祖是用心和行动去表达的。
在中国近年出现一些商人为了谋利而利用人心爱炫耀的弱点,大修豪华坟墓、大卖低俗祭祀品,反而将清明节变成丑态百出的封建迷信活动。
据官方网表示,清明祭祖活动出现了各种的不文明现象。早期如豪华小车、精致别墅、美元冥币等纸制祭品出现,如今变本加厉连伪女明星结婚证等等,均在清明祭品中出现。
有消息说,一些地区,有卖家在网上提供“代人扫墓”的服务,要价从百余元至上千元不等。这些人忘记了中国自古以来所重视“慎终追远”的原义,令祖先蒙羞。
从安徽合肥医院发现,通过发展医院护工等“线人”,及时获取病人病逝的信息,已成为殡葬服务行业普遍采取的一种竞争手段。
业者支付给“线人”的信息费在竞争中水涨船高,从2000年的二三十元,到现在最高可达1800元,可想而知其中利润有多大。
医院争抢“尸源”仅是拉开殡葬行业赚取暴利的序幕。经调查发现,除指定火化点殡仪馆对骨灰盒垄断高价销售外,一些殡葬服务企业和民营墓园则采取捆绑服务、搭车收费等方式迫使或诱使死者亲属消费,以牟取暴利,大发死人财。
如果连墓葬、选棺、仪式等都以豪奢为先,炫耀财富不良的歪风,竞相比拼下反而忘了孝道之行于天下,是始于人心本分,不是表面功夫或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