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一辈子的心愿是给爷爷坟前立碑,他走时没完成,我现在将他的心愿了了。”昨日上午,在乾县梁村镇大坡口村,54岁的村民高歧含泪说,一周前,他为77年前在台儿庄战役抗击日寇牺牲的爷爷高鹏,立下了一座“抗日英烈纪念碑”,这一举动得到了全村村民的支持。
上战场前拍的全家福家中保存至今
“我的爷爷是个抗日英雄,他牺牲在台儿庄抗日战场上,作为后辈应当通过立碑纪念,将他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昨日上午,在乾县大坡口村,54岁的村民高歧指着一周前刚刚立好的“抗日英烈高鹏纪念碑”说。
高歧说,他的爷爷高鹏出生于1905年,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后被提升为团长,1938年在台儿庄战役抗击日寇阻击战中,身先士卒英雄杀敌,在阻击日寇多次进攻后,不幸头部中弹牺牲。
“我爷爷牺牲时,留下我奶奶和三个年幼的孩子,最大的姑姑才六七岁,我父亲还不到5岁,而最小的叔叔才刚出生不久。”高歧称,他这一代所有关于爷爷的故事都是小时候奶奶给讲的,“小时候不懂事,直到长大后才知道‘抗日英雄’四个字的分量,家里至今还保存着当年爷爷上战场前拍的一张全家福。”
高歧说,1938年5月,爷爷高鹏在台儿庄战场牺牲后,遗体被送回乾县安葬,1970年左右乾县修水库,政府要求对坟墓进行迁移,“但时值‘文革’,在那种环境下,爷爷的身份作为被批斗的对象,坟墓刚迁到村边地里,很快就被村民平了,这也是我和父亲一辈子的痛。”高歧称,因为爷爷的身份“特殊”,当年他的父亲在村里受了不少苦,但直到临死前,仍想着要将爷爷立碑起坟。“现在终于可以将老人的心愿了了。”
抗击日寇拒绝撤退不幸头部中弹牺牲
“我们是听着高老爷子的故事长大的,直到现在只要在村里打听‘高团长’,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高团长是谁,借这个机会给抗日老英雄立碑起坟,村民们都很认同。”大坡口村村委会主任高勇称,立碑当天,村民闻讯后,纷纷自发敲锣打鼓来到地里,帮助高歧的家人立碑,并给英雄鞠上一躬,表达后辈的敬意。
“余身为军人,当此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誓本至诚,与倭寇作殊死战。盼余妻,能善抚诸儿,继余志,以尽忠于中华民族复兴之工作。高鹏出征前书于漯河。”乾县县志上,记载了高鹏在出征前留给妻子的一段遗书。
据曾编撰乾县县志、目前已退休在家的乾县县志办原主任袁富民称,在上世纪90年代,他为了寻找高鹏的事迹资料,先后前往陕西省图书馆、档案馆,查询当年的档案和报纸。“根据资料记载,1938年高鹏率部进军鲁南,奉命参加了台儿庄的对日战役,率全团官兵攻占了邳县以北战略要地连防山,在这里与日寇展开了一场争夺连防山的惨烈战斗,4月24日在抗击日寇时,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而其所部官兵在与敌激战中,全部以身殉国。”
袁富民介绍,尤为可贵的是,在阻击日军战斗中,高鹏所属部队关麟征军长知其刚烈,必欲以死报国,多次下令撤兵,但被其拒绝。高鹏牺牲后,其及全团官兵抗击日寇以身殉国的事迹在全国引起震动,报纸纷纷报道,赞誉高鹏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以身殉职的民族英雄”。5月5日,高鹏的灵柩运回西安,西安各界纷纷赴车站迎接并在西安隆重召开追悼会。
“高鹏是我们乾县的英雄,所以听说他家人要立碑后,我就帮忙拟写了碑文事迹,并找县上的书法名家帮忙写了碑文,这也算是我们乾县人民对英雄的一种敬意。”袁富民说,在当日在立碑仪式上,乾县县民政局、县政协、县委统战部等相关领导也都前来参加。
华商记者 张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