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原创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虽然苹果获得大丰收,但三原县马额镇新安村的村民却高兴不起来。由于今年因气温偏低,村里苹果成熟较晚,新安村错过了客商收果子的时间,成熟的苹果大量滞销 本报记者 马超 摄
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走到近处,果香味便扑鼻而来。然而,收获的时节,三原县马额镇新安村的村民却高兴不起来。
“错过客商收果子的时间,成熟的苹果大量滞销。”村民不住地叹息。远在千里外读书的王瑜得知家乡苹果滞销,便在网上广发微博,希望能引来客商。
微博发布求购信息
昨日上午,有一条新浪微博,内容大致为:因市场不稳定,导致家乡(三原县马额镇新安村)千余吨苹果滞销。望各位帮忙转发此微博,幸或有客商看到,愿前往收购。微博主人是王瑜,在银川上大学。发微博时,她一并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和QQ号。王瑜说:“往年这时家乡的苹果基本都被客商订购。”24日晚,和家人通电话时得知,村里的苹果基本没卖出去,不少成熟的苹果还堆放在地头。王瑜介绍,新安村的村民都以种植苹果为生。若苹果卖不出去,村民的经济来源便断了。心想网络信息源广,她便在微博上发布求购信息,希望能帮家乡人排忧解难。
秋雨耽误上市时间
昨日下午3时许,三原县马额镇新安村乌云密布。村里的果园里,不少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苹果。
成堆的苹果,因没有客商收购,只能暂时先堆放于地头,果农用帆布简单盖着。
“前段时间,有不少客商来收苹果。但那时苹果还没上色。”村民王增权称,村里都是套袋苹果,每年国庆节前后,会摘掉袋子,给苹果上色。
王增权指着尚挂在枝头的苹果,“刚摘掉袋子的苹果是乳白色。气温20度左右,只需一周时间,苹果接受阳光照射,就成为现在红彤彤的样子。”然而,入秋后的连绵阴雨,耽误摘袋时间。客商按往年收果子的时间到来,苹果却还没上色。
“今年秋季比较冷,苹果上色延长近半个月。”王增权说,苹果收购价格不错,每公斤6元左右,可惜只能堆在地里。
2000余吨苹果待售
昨日下午4时许,新安村村支书屈耀忠介绍,马额镇主要产业为苹果种植,新安村的苹果种植面积约为3100亩,亩产约3吨。
“主要种植的品种是富士,村里苹果主要特点是糖分高、个头大。直径9厘米的苹果高于30%,直径8厘米的达70%以上。”屈耀忠说,新安村处于石层区,平均海拔在600米,很适合果树生长。
往年,北京、上海、武汉的客商纷纷前来收购。而今年因气温偏低,村里苹果成熟较晚。错过了客商收购苹果的时间,不少客商已前往苹果成熟较早的洛川等地收购,致使新安村苹果滞销。
“目前,全村有近半苹果滞销,约有2000余吨。如客商收购量大,可降低价格。”屈耀忠表示。
目前,该村村干部和马额镇果品货运部正在与外地客商联系,也在考虑像王瑜一样,利用网络扩大销售面。
本报记者卜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