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原创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昨日,人民路国棉一厂和八厂的市民拨打本报热线反映,近日每到晚上8时后,有一群操着“广东”口音的男子在小区内,打着手电筒在小区角落和停车场晃悠,将“没回家”的猫全部抓走。
目击反映
男子小区内用鸟笼捉猫
昨日下午,家住国棉八厂南区的史女士谈起两天前丢失的家猫,仍是心情低落。“这是一份感情在里边。”19日凌晨1时许,史女士下班回家,发现已养了两年半的大白猫还没回家。“平时它都准时回家的,当时已经意识到猫被人偷走了。”史女士说,她之前听闻过小区内已经丢过了好几只家猫。
“在前一天晚上8时左右,发现有几个操着外地口音的男子,拿着手电筒在小区各角落和车底下寻找什么东西。”史女士说,因为他们装着在打电话,能听出带有“广东口音”。
史女士的同事孙先生在八厂北区上班,在10月9日凌晨3时许,他目睹了两名男子在国棉八厂民生路门口使用鸟笼把猫关走。“两人拿着手电筒,用鸟笼关了一只猫。”孙先生说,并且用木棍使劲打猫,强行关进鸟笼中。现场走访市民
声音
不少居民称丢了猫
在史女士的带领下,从国棉八厂南区内了解到每个单元都有养猫的人。“以前小区的猫比较多,近段时间都没见几只了。”昨日下午在八厂社区内,几位退休工人介绍,他们也不清楚这些天猫跑到哪去了。
“因为猫可以抓老鼠,所以养了一只猫。”一家商店的老板说,养了一年多的肥猫已经丢失10天了。
据了解,国棉八厂内丢失的猫都是比较肥壮的家猫和流浪猫,“这几天就把猫一直关在家里,生怕它跑出来。”居民姜女士说,邻居家养的猫19日也丢了。
史女士粗略统计发现,国棉八厂南区有近15只猫丢失,国棉一厂社区也有10只左右。
强烈谴责“偷猫贼”
国棉八厂南区有居民反映,“贼手”感兴趣的是肥壮的猫,捕获后一般运往华南地区食用,这尤其伤害了猫主人的心。
“猫贩子偷的猫很多是宠物猫,还有一些是我们花钱打了绝育针后,费心照顾的流浪猫。”史女士说,养了两年半的白猫丢了,这其中的感情用金钱衡量不了。
家住新兴路新苑小区的市民张先生说,其实这些猫中也有不少是流浪猫,这些猫很有可能带有传染病或者是其他的疾病,如果拿来食用或许会传染疾病。
据了解,在中国吃猫肉并不是普遍的风俗,只在喜好“菊花龙虎凤”(为粤菜“三绝”之一,龙为蛇,虎为果子狸或猫,凤为乌鸡)的华南地区比较流行。
“从人道主义出发,从保护公民财产安全和动物生命安全的角度来说,我强烈呼吁能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保护这些并非野生、却又可怜的小动物们。”市民刘先生说。
本报记者肖伟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