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原创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秦都区两寺渡东村的冯强文从2007年至今已出版了4本村史 实习记者 唐果 摄
冯强文希望,有生之年能将村史全部出版,给后代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实习记者 唐果 摄
咸阳市秦都区两寺渡村有这么一位老人,耄耋之年仍然笔耕不辍。编书、办黑板报,他被村民亲切的称为老校长;写字、钻研历史,他的故事被传为佳话。他就是冯强文,用18年编写完成9本《两寺渡村村史文稿》,目前已自费6万余元出版4本。
缘由
村子文化厚重
冯强文老人1953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开始教书,60年代初在两寺渡小学担任校长。冯强文热爱教育事业,同时崇尚传统文化,尤为喜爱古诗词,坚持给村子办了12年的黑板报。
90年代初,冯强文给学生上课讲解杜甫的《兵车行》时,惊奇的发现诗中的“咸阳桥”就在他们家门前,而且杜甫本人也曾到过咸阳。后来他又从古籍中了解到权德舆庄园、元稹墓地都在咸阳,除此之外,细柳仓遗址,西周时期的两寺渡、马家寨、麻寺渡等遗址都在他们村子周边。
这些发现都让他激动不已。“当时我就酝酿,如果把关于两寺渡村出现在古书、诗集以及各类文献资料中的描述搜集出来,编纂成书,这样就可以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汇总,继而保存下来。”冯强文说,在他从小的记忆中,村子里就有很多出土的文物,秦砖汉瓦非常普遍,这说明这个村子的历史非常厚重,写村史就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冯强文说,其实刨开历史的原因,两寺渡并非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村子,它坐落在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它很一般,但也小有名气。正因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所以选它作为中国农村的一个点,从它的历史、现状就更能洞察中国农村的变化,村史的编纂也是有必要的。
写书
领着孙女泡图书馆
1993年冯强文退休后,就开始了他的编书工作。为了收集更多的文献资料,冯强文一头扎到古书籍和文献资料堆里,前后翻阅了几百本古书籍。为此他还通阅了《二十四史》、《诗经》、《汉书》、《中国诗史》等文献。通读这些书的同时,他将关于两寺渡村的相关资料摘抄下来,认真查对。
冯强文说他的收集工作是非常繁冗的,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为了更多地了解历史,我与村子里的60岁以上老人大多数做过交流,将他们对村子历史记忆记录下来。”冯强文说,建党以来村中的革命史及改革开放后村里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这些我都经过整理编在书里。
冯强文为了搜集更多的文献资料,他时常去图书馆,因为跑的次数多了,便成了图书馆里的常客,省图和市图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
有时候他还带着自己上三年级的孙女一起去图书馆,爷孙俩各看各的书。说到这冯强文高兴的笑了起来,“我们家人对我的事情都非常支持,我感到非常幸福,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很满足。”冯强文老人虽已80岁高龄,但仍然耳聪目明,身体也很好,很少生病。
愿望
出书传承村史文化
2007年4月,16万字的《两寺渡村村史文稿》第一集正式出版,总共印有1000册。每次读到《诗经·秦风·渭阳》中“我送舅氏,日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魂玉佩”,冯强文说他仿佛置身其中,在第一本村史中,他通过搜集的资料,引用万字论据证明其中“渭阳”即为两寺渡村。
紧接着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他又先后出版了3集村史,前后出版的这四本村史分别是两寺渡村总序、大事记、革命史和教育史,都是冯强文自费出版的,前三本都是1.5万元,第四本1.8万元。前几年,他还出版了《咸阳诗词》、《我爱咸阳·诗咏咸阳》系列丛书。
书本出版后,受到了两寺渡村老少的争相传阅,甚至有外地大学生专程来村子购买。以前有村民对我的事情不理解,但是看到村史后大家都感谢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除此之外,冯强文老人还编纂了两寺渡村戏剧、武术、地理、农业以及民俗史,但由于经费问题,暂缓出版。
“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将这些村史全部出版,给后代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冯强文老人谈到自己的愿望时表示,期望一批人来进行这样的工作并将其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李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