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庄子是道家文化的奠基人之一,道、儒、释构成中华文化基本内核;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庄子的伟大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真经》)极有可能是在我们咸阳市乾县的一个叫作庄子塬的地方完成的: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养生”这一概念的人,可以说中华养生文化的发源地就在我们咸阳乾县庄子塬;庄子是最早建立了“导引”这一养生理论的人,通过呼吸运动、肢体运动,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也可以说,现代体育、运动健身,与“导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他还是中华养生文化的奠基人。当代伟人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将东西方养生之道进行对比时,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庄子效法于庖丁”。庄子首先把古代先民们养生健身的实践活动上升到文化理论的层面,这是具有开创性的建树。
一、庄子塬是庄子写就《庄子》一书的地方
《庄子》亦称《南华真经》,共计33篇,其中11篇有论述养生的内容,正是这些论述开了中华养生文化的先河。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的宋国蒙人(今河南省商丘,另一说是山东曹县),据史书记载,其生卒年约为公元前369-286年。同道家学派的另一创始人老子出关(函谷关)入秦曾居现今周至楼观台一样,庄子亦从河南游学于秦,居于现今乾县的庄子塬,修道著述。
庄子入秦居于现今乾县庄子塬,一是历史典籍有据可查,二是有现今庄子塬民间传承的遗迹和典故可证。清代《乾州志》称:庄子塬在乾州城西北五十里处,当地人经常指点庄子修道的遗迹。清代《乾徵遗稿》称:庄子塬毗连永寿,为庄子修道处。更值得注意的是,清代曾任乾州知州的江宁人(即今江苏南京)吴廷锡曾说:“庄子游居好畤(即今乾县的古称),阐明了千秋黄老之道,这是多么值得赞叹的盛事啊!”这就说明了庄子在这里撰修了《庄子》一书,以弘扬道家学说。吴廷锡并说自己昔日任乾州知州时,亲眼目睹了庄子塬遗址的人文之美。民国时期的乾县志对此遗址也有详细的记载:战国时期有个名叫子夏的学者,来到秦国办学,庄子是子夏的学生田子方的门人,也就随其游学于秦。老子的《道德经》在秦国所著,不但孔子未见,孟子也未见。唯庄子来到秦国,见的最早,并且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著成了《南华经》一书,这是庄子来到秦国的证明。并说清代的《乾徵遗稿》颇有根据。我们还发现了一幅民国初年勘测、距今将近百年的乾县老地图,把这一遗址标为“庄子家”,图上的专用符号表明,那时候该遗址周围果树遍野,植被良好。特别是这幅珍贵的百年老图上“家”的称谓,为庄子居此提供了更有力的佐证。
另外,在庄子塬走访群众和实地考察时,年长的老人提供了不少重要信息。出生于民国17年(即1928年)的范吉祥老人,今年已82岁,一见面,他用农民的纯朴语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小的时候听村里老人说,庄子是在我(们)这里修行成了!”这句平易、实在的话语,说明了庄子塬即是庄子的修道处,也是庄子的成道处。另据村里老人介绍,庄子塬过去还有庄子曾经住过的修道洞,且长达一华里多,一直通到村子的南沟,历经风雨沧桑,于解放前夕坍塌。庄子塬的村名就是因庄子居此修道得来。
上述考证得出这样两个重要发现:一是这一遗址把中华养生文化理论在咸阳地区的形成上溯到公元前四世纪,往前推移了两千三百余年。二是咸阳养生城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是积淀深厚的咸阳养生文化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延续和传承。上述发现,也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咸阳是中华养生文化形成的重要发祥地。
当我们站在庄子修道洞的遗址上举目西望时,漠谷河从北向南迂回而过,河谷两岸,沟壑纵横,山花烂漫,瓜果飘香,雾霭缭绕。特别是位于西岸的龟盖山,其乌龟的形态活灵活现,十分逼真,而且气势恢宏,其头伸向漠谷河床,呈饮水之态,真是天公造化,神奇异常,一派仙境。在中国古代,龟是长寿、安康、祥和的象征,这和道家创始人庄子在此养生修道巧合。正如人们所说:南有楼观台,北有庄子塬。
二、庄子最早提出了“养生”这一名称
值得我们咸阳人庆幸的是,这一名称正是从乾县的庄子塬呼唤出来的,它正在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使古老的中华养生之道作为一种文化,成为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继续造福于全人类。仅此一点,足见庄子其人的睿智和其文的博大精深。
从远古以来,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进程中,为了健康,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文化,而这种文化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从零散到系统的渐进积累过程。特别是对它的命名,也经历了一个穿越千年时空为人们所共同认可的过程。古人曾以不同的名字来称谓养生之道,如摄生之术、贵生之术、还有尊生、重生、全生、奉生等等,不一而足。只有庄子首先以“养生”命名,其他称谓与此名虽然都是寓意相近的互词,但细加比较,则相形见绌,只有“养生”这一名称更科学、更准确、更贴切。虽历经两千三百余年,迄今为止,只有“养生”这一名称意境深邃,隽永上口,历久弥新。
三、庄子揭示了养生文化的内涵和真缔
庄子在多篇文章中用具有哲学思辩的语言,对养生之道进行了深刻论述。特别是在《养生主》中,他告诫人们养生必须“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就是说必须依据人体天然形成的特质,遵循人体生理机能的固有规律,这就是“养生主”,就是养生中要把握的主旨和要领,违背了这一主旨和规律,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庄子又提出“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性,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就是说,只有遵从自然的中和之道,并把它奉为顺应事物的常法,就可以保护身体,健全心态,养育精神,终享天年。庄子还提出了养生要形神兼顾,有了健全的心态和情操,才能有更健康的形体。他在《让王篇》中告诫人们,不能“弃生以殉物”,所谓“殉物”,就是说人不能贪婪地追求过分的物质欲望,“不能见利而忘其身”。并在《刻意篇》说:“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这就是说去掉杂念,处乱不变,不做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这就是提高思想境界的必由之路。庄子还认为,养生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他写道:“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这就是说,善于养生的人,就像有经验的牧羊人,为了把羊群放好,总是将鞭子打在最后的那只羊身上,只有最后这只羊跟上了,整个羊群行进的速度就快了。而不是挥起鞭子,盲目乱抽,这样整个羊群就乱了。这就很形象的告诉人们,养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首先找出自己身体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采取最适宜的健身方法。庄子的这段话,也是我们做好其他任何事情的正确途径。正是在庄子这些养生思想的启迪下,后世医家和养生学家提出的“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逸适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等一系列具体的养生原则和要求,都是对庄子揭示的“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这一养生规律的诠释和感悟。
另外,庄子在总结前人健身防病实践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必须坚持机体与外在环境统一的养生理念,总而言之,就是“天人合一”论。他在《达生篇》中说:“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这就是说,身体要健全,精神要康复,就要与天为一,因为天地(即自然界)乃是万物得以繁育、生长的基础和前提。养生要依据自然界四时六气和地土相宜之理。从之,则健康长寿;逆之,则体弱多病。在庄子这一思想的启示下,后世医家都非常注意环境、季节、气候对人健康的影响。这种“天人合一”论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
由此可见,庄子站在遵循客观规律及“天人合一”论的高度论述养生之道,这就从本源上揭示了养生文化的内涵和真缔。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和季羡林所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四、庄子最早建树了“导引”这一养生理论
庄子在《刻意篇》中首次提出了“导引”的名称,并对其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论述:“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就是说“导引”包含了两方面的养生内容:一是呼吸运动,二是肢体运动。近代文化名人吴图南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其所著的《国术概论》中指出:“导引开后世养生术之端”。在庄子“导引”理论的影响下,后世的健身方法层出不穷,如三国时期华佗编创的“五禽戏”、唐代产生的“易筋经”、宋代的“八段锦”、明清时期形成的“太极拳”。解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体委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修编公布了《简化太极拳》,并不断改进广播体操,还在中小学校推广眼保健操等等。而且全社会出现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种养生方法和健身器具,这都是从庄子提出的“导引”理论中延伸和派生出来的。万变不离其宗,所有这些养生方法尽管形态各异,但无非一是呼吸运动,二是肢体运动。这种“导引”理论,还将引领中国的养生健身活动不断拓展新的天地。目前,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下,乾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正和省、市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多方支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力争将庄子塬遗址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和养生文化旅游圣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养生文化这棵大树虽历经数千年之久,但至今仍常青不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郁郁葱葱。其原因之一就是有庄子塬为我们提供了流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它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会永久不息地流淌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