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四级
山南水北居士
- 积分
- 745
|
楼主 |
发表于 2014-6-30 17: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 魂 秦 梦
一户客居咸阳的苏籍王姓人家百年变迁史
第一章
树高千丈 落叶归根
江河万里 饮水思源
陕西省咸阳城里,住着一户操苏北口音的王姓人家。抗战前先是客居河南陕州,抗战爆发后从河南陕州迁至陕西咸阳。他们的祖籍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四方桥村至德圩”。这户姓王的人家,男主人叫王式农,妻子叫唐素卿。1935年结婚后,两人为谋生计,联袂开始了离乡别井的生涯。
这家人自1935年离开故乡,至2013年,风雨沧桑经过了七十八个年头。当初夫妇两人,如今已繁衍成了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从这家人的变迁中,可反映出我们华夏民族的一部近代史。
若要寻根溯源,据考这个家族是江苏三槐堂嘶马王的后裔。从公元十八世纪中叶(清朝咸丰)到现在已有七、八代人的历史。根据家族的字辈“正、心、诚、意”看,是出自宗圣曾子的《大学》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之意境。
其中,“正”字辈及其以前的家族历史和情况已经很难详考。仅知道“正”字辈时,这个王姓人家人丁兴旺,有五男三女共八个兄弟姊妹。
到了“心”字辈,其中王心宏(王椿圃)就是出自“正”字辈一脉中之长男,同乡人称其为“宏大太爷”。 王心宏(王椿圃)娶唐姓女子为妻,生有三男,为“诚”字辈。
本章开篇提到的在陕西咸阳城里住着的那户操着苏北口音的王姓人家,男主人公王式农,正是“宏大太爷”王心宏(王椿圃)家的三公子。
这部《苏魂秦梦》就是记述了客居在陕西咸阳的王式农及其一家人,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20年代,一百多年的经历和故事。在地域上从南方到北方、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在时段上从清末到民初、从抗战到解放;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和国家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它是一个家族的变迁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一、 梦里老家
滚滚长江东逝水,奔腾到海不复回。长江孕育了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流经藏、川、滇、鄂、湘、赣、皖、苏等省,由上海汇入东海。长江下游江面宽阔,水势平缓。在江苏镇江河段,江面上形成了几片陆地,类似海中小岛,当地人称为“洲”。沿江排开,计有四一洲、江心洲、顺江洲等。其中顺江洲,原来南北均被江水隔开,后由于泥沙堆积,北边已和陆地连接。从镇江市区前往顺江洲,早年需乘木船过江,后由汽渡载运,交通日益发达。
镇江大港汽渡(图1)
洲上风光秀美,乃鱼米之乡。早年的老屋都是一砖到顶的平房,四周有院墙围护。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小河流淌。一汪池塘,水流清澈,水产丰富,盛产河虾和蚌类。每到夏季,池塘中荷花绽放,荷叶如伞,荷花似灯。恰逢夏夜,使人不由得会想起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到了秋天,遍野的稻谷一片金黄。在秋风的吹拂下,掀起阵阵金色的稻浪,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
故乡风光(图2)
在顺江洲上,有一个四方桥村。村内的至德圩有一户王姓人家,户主名叫王椿圃(王心宏)。他是顺江洲王族“心”字一辈的人,族人都称他“宏大太爷” 。
故里老屋(图3)
王椿圃壮年丧妻,留下了三个儿子。大儿子王树棠,老二王竹铭,老三王式农。王椿圃的祖上留下几亩水地,但他不善农耕,便出租给别人,自己则在外做事。而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陆续外出谋生。其中,老三王式农,年轻时曾去安徽蚌埠一家钱庄当学徒,精通了一些金融、财会知识。1935年他和苏州城里一户唐家的大女儿唐素卿完婚,两人相亲相爱,感情甚笃。王式农经亲友介绍,在河南陕州(今三门峡市)一家打包厂谋了一个会计的职务。便携新婚妻子离开家乡到了河南陕州。
正是:不尽长江滚滚流,故乡应在顺江洲。
老屋池塘忆旧事,一江春水诉离愁。
二、 陕州忆旧
河南陕州城内有一颇具规模的打包厂。就是把收购的棉花打成包裹,以便于运输。年轻的王式农在此谋得会计职务,每月可得十多块大洋的薪水。当时河南局势相对稳定,生活还过得不错。据回忆,经常还可以吃到河南的烧鸡。每逢节假日,厂里的职工还自娱自乐,排练京剧演出。他们曾演过《捉放曹》,王式农在戏中扮演陈宫。他对京剧十分热衷,唱腔浑厚,字正腔圆,可一个人背诵全本台词,颇受员工们欢喜。
在此期间,唐素卿生得一女一男。孩子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他们期盼着等孩子长大些,再一同回故乡,探望阔别多年的父老乡亲,享受重返故里的荣耀。
但是,好景不长。到1940年前后,日寇已逼近河南,经常派飞机轰炸。一时间,警报声、轰炸声接连不断。到处是残垣断壁,日夜是啼哭哀号。日寇攻打河南的消息时时传来,老百姓更是人心惶惶。看来河南已不是久留之地。于是年轻的夫妻决定再次迁徙。就在1940年的冬季,王式农雇佣了一部黄包车,妻子坐在车上,身旁偎依着四岁的长女,怀里抱着刚满半岁的长子,而王式农则徒步跟在车后。在一个风雪弥漫日子里,艰难地越过了潼关塬,进入了陕西境内。
正是:原想安居在河南,不料日寇来侵犯。
携妻怀雏又西迁,难忘风雪潼关塬。
三、 古城咸阳
年轻的王式农夫妇,携子女经过潼关塬进入陕西境内,又一路沿着陇海线来到咸阳古城。
咸阳虽曾经是大秦帝国的都城,但到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已经是破败不堪。四周是残缺的土城墙,城南流淌着一条黄涛翻滚的渭河。城里有几条土马路,街市也是十分之萧条。城中有一座文庙,已破败不堪。城西矗立着一座钟楼,但也是四面透风,上面鸟雀成群,到处是斑驳的鸟粪。城内的一处明代古迹凤凰台,沿东侧的砖阶而上,台上建有三座殿堂,端坐着几尊铜佛像,制作精美,栩栩如生。还有城南的一处张飞庙,据传,原来供奉着一根很长的铁铸张飞鞭。有一年因渭河水患,危及咸阳城内安全,有人就投鞭入河,镇住了洪水。从此张飞鞭也就不知了去向。在城东还有一处城隍庙,门前有两尊石马,一只无头,一只无嘴。传说,有一夜,这两只马突然奋蹄飞奔起来,被人用步枪击中。
当时,咸阳城内设施落后,房屋破旧不堪。每逢雨季,便是“屋外大下,屋内小下,屋外不下,屋内还滴答”。没有供电,家家户户晚上照明都是用煤油灯。一到夜晚,全城一片漆黑。也没有供水设施,居民只能饮用渭河水。常有卖水者,担两桶浑浊的黄水沿街叫卖。居民购得,先要倒入水缸,待黄泥沉淀后才能饮用。就是这条奔流不息的渭河,养育了多少代的咸阳人啊!
渭河之滨的咸阳古城及咸阳古渡(图4)
古城虽然破败,但人们的生活相对安谧。王式农经人介绍,进了咸阳的银行,任了出纳工作。又在城内租得房屋居住,便在此地安了家。
古城老宅(旧貌)(图5)
在战乱年代能这样落脚安居,也算万幸。一家人生活无忧,其乐融融。每逢过年过节,一些商人都要来给王式农送些礼品,以求贷款之便。礼品多为点心、糖果之类,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些许色彩,给年轻的夫妇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正是:可恨日寇太凶狂,迫离陕州到咸阳。
自古帝都早破败,只把小城做故乡。
四、 解放前后
1945年,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不久又逢三年内战。但当时主战场在东北和平津、徐州一带,地处西北的咸阳小城相对较为平静。人们的生活也比较安定。1946年冬,他们又有了第三个孩子。
当时,驻守咸阳的是国民党第36师,该师部携一随军京剧团。每晚在中山街的一个露天剧场演出。常年演出的多为三国戏和包公戏。看戏者多为军官家属和一些商人及其家眷。每到晚上,戏台上汽灯通明,鼓乐齐奏,演员声情并茂,给人们以歌舞升平之感。到了1946年前后,咸阳引进了电影。曾上映过《夜半歌声》、《太太万岁》、《渔光曲》等,给咸阳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每逢春季,北城外的麦田里都会有外地的马戏团来咸阳演出。那些小演员在高空做各种翻滚动作,甚至将头发系在一根绳索上表演,看台上不时发出阵阵惊呼。
当时,咸阳城内有几所小学。其中一所是一位东北人创办的东北小学。校长是位姓马的女士,是从关外流落到此。她很有几分爱国情怀,不少进步人士都来此任教。经常会发生一些教员被无辜带走的事情,其中也有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校园也常常会被国民党军队占据。那些逃兵被捆在树干上用皮鞭抽打,哀号声惨不忍闻。
进入1948年,局势骤然紧张起来。金圆券满天飘,物价飞涨,老百姓都人心惶惶。军、警之间也是矛盾尖锐,不时会发生军人殴打警察的事件。在那年五月下旬的一天,国民党的军队突然撤离了咸阳。一队队士兵荷枪实弹,步履慌乱,两旁的百姓个个睁大眼睛,望着撤离的国民党队伍呆若木鸡。入夜后,咸阳城内一片沉寂。老百姓对前途都充满了担心。第二天,城外便来了几名衣衫褴褛的解放军战士。有些胆大的市民打开了城门,让他们进城。这几名解放军士兵在城内迅速查看了一遍后,把警察局里几支步枪缴获,就匆匆离开了。到了下午,大队的解放军才开进城里。咸阳的大街小巷坐满了部队。他们不进民宅,而是沿街坐定,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市民们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这些“不速之客”。
是夜,听到城外枪声大作。原是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隔着渭河展开了一场激战。枪炮声持续了整整一夜,到黎明时分才渐渐稀疏了。天大亮时,枪炮声也完全停止。胆大的市民便跑到河边去观望,只见河滩上到处是简易的工事,沙滩上还有一摊一摊的血迹。这时解放军已渡过了渭河,向西安方向进发。溃败的国民党军队已不知去向。自此便迎来了咸阳的解放。
咸阳解放号外(图6)
王式农一家人也从此渡过了战火纷飞的日子,迎来了和平安祥的岁月。在解放军进城时,银行的主任和高管都纷纷逃离,只有王式农还独自坚守在银行,小心保管着银行库房的钥匙。等待解放军到来后,把银行的钥匙转交给占领银行的解放军。使得咸阳银行的财产完整地交到了共产党和人民的手中。这是王式农一生中最为光辉的时刻。他们一家人在一夜间获得了解放,从此开始了生活全新的一页。在1949年秋,家里又添了第四个孩子。
正是:抗日胜利燃内战,古城咸阳起硝烟。
渭河两岸枪声息,雾散云开见晴天。
五、 困难时期
新中国的建立,使这个国家结束了多年战乱,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很快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1958年,全国人民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指引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
但由于国家领导“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减产”、“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援华协议”,造成了建国后1959—1961年的极其困难的时期。
当时,城市供应紧缺,物价飞涨。市民的所有生活必须品都限量凭票供应。因为王式农一家是南方人,但每月每人只供应2斤大米,根本不够吃。肉、油、蛋、糖也极其有限。黑市虽可以买到一些,但价格很高。当时一个水果糖由原来的一分涨到一角钱;一个小孩拳头大的萝卜团子就要卖一元钱。大白菜居然要三元钱一斤。家里除了他和大女儿有工资,妻子没有工作,其他四个孩子都正在上学。亏得他的工资还算较高,加之妻子的精打细算,除了国家供应的外,还有条件在黑市上买些食品。每月多买些红薯,少买些粮,主粮不够“瓜菜代”,定量不足“稠改稀”。当年其长子在西安读大学,吃住在学校。每月靠国家发的生活费,勉强可维持自己生活。女婿有时从部队买20来斤大米送到家里。把布票省下来换些鸡蛋。去郊区挖些野菜,买些萝卜、白菜等弥补不足。许多街坊邻居基本都是天天吃不饱,“上顿不接下顿”,粮食吃不到月底。但他们家还是天天有饭吃,有时还省吃俭用接济别人。当母亲的总是刻苦自己,让每个孩子基本吃饱。有时还会带孩子们到东街饭馆去吃阳春面或馄炖。但大都是只买给孩子吃,自己在一旁看着。
困难时期,这一家人也同国家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经历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正是:和平年代正欣喜,自然灾害又来袭。
国家有难大家扛,共度难关齐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