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昨晚彻夜清查后,在发现炮弹的地域,三名公安干警对现场做最后的排查工作。 实习记者 吴萍 摄
昨日上午8时许,炮弹清理工作最终在公安、消防、武警和铁路工人等多方努力下基本结束。但为防止潜在危险情况的发生,咸阳市公安局渭城分局民警依然留守岸边,进行看护工作。
“不能再往里走了,现在还在戒严。”直至昨日上午8时许,两名执行戒严任务的民警还在岸边,并警示周围村民和路人不能靠近。
据民警介绍,从昨晚开始一直在这里进行戒严。
“具体情况说不明,现在还不确定危险是不是完全排除。”该民警说,一大早还有村民准备下岸钓鱼,被他们劝了下来。
就在记者与民警说话间,一名头戴草帽,身着深蓝色上衣,年近7旬的拾荒老太,手提白色蛇皮袋子,出现在清理炮弹的地方,不停地翻找着。
“快,快,把她带上来!扶好,让她快点上来。”武警喊道。
尽管岸上的武警还在不断催促,拾荒老太还不忘低头继续捡拾遗留在草地上的矿泉水瓶。
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他们只能将老人扶离现场。
上午9时许,3名换岗民警来到现场后,走近渭河岸边,仔细挖开泥土层,逐个翻动石块,进行最后的摸排。
最终,在三名警力的排查下,未新发现炮弹,最终确定险情解除。随即,岸边警戒人员撤出,只留下一台大型挖掘机和两名工人在现场。
为防止附近村民及拾荒人员靠近岸边,依然有负责安全排查工作的咸阳武警支队一大队三中队战士在周围进行巡防。至此,渭河北岸炮弹清理工作基本结束。
据知情者透露,经过严密的夜间排查,截至昨日凌晨1时,在渭河北岸边共清查出51枚炮弹,其中24枚为榴弹、27枚为其它炮弹,清查工作结束后,这些炮弹被连夜装上防暴车运往安全地带。
由于夜间引爆比较困难,达不到引爆条件,负责运输及引爆工作的引爆人员只能等天亮后进行引爆。
据了解,昨日上午8时许,在礼泉县某镇无人区已经对排查出的51枚炮弹进行了引爆。
究竟什么原因致使这么多发炮弹遗留在渭河河岸?处理现场的民警、武警,都坦言,“说不清楚。”
昨日上午8时许,一位年近8旬的老人在岸边观看。老人自称曾是民兵队长,他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一边还用手比划:“解放战争时期,就在老桥的两边各有一个碉堡,这里的炮弹可能是进行轰炸时留下的。”
不过,老人随后又说:“咱这北上召原来有国民党的弹药库,也有可能是在部队撤退时丢弃在这里的。”
实习记者赵方吴萍
本报原创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报导:
渭河北岸发现30多枚炮弹 有的还没引爆
渭河水位骤涨 排炮弹工作受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