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有车经过,双照村几位村民用木棍挡在路中间拦车收费 本报记者 刘强 摄
7月29日虽然下着中雨在双照收费站西边的村道上双照村7组的一位老人仍在拦车收费过往车辆每次2元 本报记者 刘强摄
由咸阳市到礼泉县,沿途须经过312国道双照收费站。熟悉此处交通路线的小车司机想绕过收费站从周围的村里通过,但仍然逃不掉收费,他们要面对一拨又一拨拿着木椽子拦路收钱的老人。
车主说有人私收过路费
7月26日,从礼泉回咸阳市区的陈先生反映说,有人在秦都区双照镇双照村附近的三级公路和乡村道路上私设收费站。
“那附近的村子里收费站多得很。”张先生说,他上午去礼泉的时候就从312国道北边的秦都区双照镇双照村里经过,有村民收了他四块,为了赶时间,他就给了。
当下午回来的时候,张先生为了避免上午的情况出现,选择了312国道南边的一条岔路,结果在这条中间打着黄色虚线的三级公路上还有两个小伙子收费。“在白良村那一段,两个小伙子光着膀子,手里提个酒瓶,开口5块,比双照村还贵。”
一个村子有四处收费点
次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实地调查。
从咸阳市区西郊出发沿着4号路往北,走到大王什字,大王什字向东不远就是312国道,沿着312国道再向北走1公里左右就是双照收费站。往西走两公里到双照镇陈村附近,沿着一条划有单黄虚线的三级公路往北,途经该镇的白良村、大魏村,北边连接312国道。这条路就是陈先生所说的“打着黄线的县道”,在这条道上有一对石头墩子,将道路上的大车拦住,只有轿车可以通过,但此处并没有人收费。
在过往司机的指引下,在双照镇白良村、双照村里共发现了5处收费点,其中白良村的一条东西向的道路上只有两个石墩子,没有人收费。“这个地方,去年收费严重,今年好像很少见收费的了。”剩下的4处全在双照镇双照村内。
收的钱村民自己分
在交“过路费”的过程中,多数车辆都会问这些人要票据,但都是无果而终。“我们没有票,老百姓哪儿来的票,就两块钱嘛!”
被问为何要在此私自设点收费时,收费的人都含糊其辞。但是其中的多数给的理由都是“这是我们的生产路,这是我们村民集资修的路,要想从此过,当然要给钱”。
其中一位收费者说,他们收的钱并不给村上交,也不会用做维护道路,而是自己几个人分。双照村三组收费点的老人说,他们都是每家抽人轮流来收费,很多时候得碰运气,天气不好的时候,一天也只收十几块钱。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这点钱自己都不够塞牙缝,哪有多余的给公家。
“那村上不管吗?”“反正我们也是为了不让大车过,好维护村里的道路不受损坏,村上领导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9年前就开始收费
缴纳国家规定的税费,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对于逃避收费的车辆,双照收费站副站长刘为民表示很无奈。“这肯定影响到收费站每天的车流量了。”
刘为民介绍,双照收费站是1998年建立,目前对2.5吨以下的车辆,单车收费10元。在这里,2.5吨以下就是指小轿车了,“从村子里绕行的也多是小轿车。”周围村里的私人收费站的数量,刘为民也很清楚,“长期收费的就是3处。”
双照镇附近的私人收费站的数量之多,时间之久,让人乍舌,但出租司机都已经司空见惯了。出租司机丁师傅说:“现在已经好多了,从2002年左右就有了。据他说,2002年左右,双照镇几个村的通村公路都陆续建成,就有村民上路收费,随后这样的收费点遍地开花。
交通局双照镇都想整治
《陕西省收费公路管理办法》中有规定,只有技术登记和规模达到规定标准的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经省政府批准方可依法收取车辆通行费。
对于“从2002年就开始”的村民私自设点收通行费的行为,双照镇政府“已经治理过好几次了”。双照镇镇长段高利说,几次都联合公安等部门对村民私自上路收取通行费的行为进行了治理,但是,因为治理后发现,上路收费的人多是老弱妇女。对于记者提出的几个私人收费点,段高利表示,将会立即调查核实,如果情况属实,将会进行处理。
咸阳市交通运输局路政队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将情况即刻上报有关领导,如果情况属实,会对村民的行为进行治理和纠正。
双照过“关”记
双照收费站的北500米处的312国道上有两条岔路,一条向北,一条向南,都可以绕过收费站到咸阳市区,但也都要经过双照村。
南线一夫当关
南边这条路,一进路口,就发现本来一直靠在路边墙面玩耍的青年男子,杵着一根棍子就走到了路中间,挡在车面前。他伸手,给一块就可以通过。过了这一关,继续往前,发现前面有车似乎被两个石墩子拦住了,走近才发现,原来又有一老汉撑着伞在此收费,“两块,多了不要。”拿到两块钱,才让开道去。
据路过的村民说,此处收费的人叫张环新(音),是双照村7组的人。“之前他一直养羊呢,最后在这收费了,就把羊都卖了,专门弄这事。”
北线层层设卡
从北边的路绕过收费站,道路要从双照村3组和4组经过。眼看拐过一个弯就离312国道不远了,可还没来得及转过方向盘,就见坐在路边的一堆人站起来了。但他们只是看着,等车从两个石墩子过去,突然都站在车周围。“给钱,两块。”问前面还有没有收费的,他们回答没有,收钱后就回到原来的位置继续蹲着。
然而,车缓缓往前走了几米就发现,十几米外又有七八个老太太蹒跚着往路上移动。其中两个老太太抬着一根木椽拦在路中央,静静等待上门的“生意”。
司机急了,指着刚才收费的人说:“我们在那边已经给了,这里怎么还不让过?”
“那是3队的,我们是4队的。”他们的回答,让司机无语。最终还是给了钱了事。司机粗略估计,南、北两边岔路的4个收费点之间的总共距离不超过2公里。
据过往司机说,一般由南边岔路绕收费站的车比较多,所以张环新的生意也比较好。据了解,7月28日下午4时25分到4时30分之间,就有10辆车从此经过,其中一辆面包车没有交钱,路人说,那是村里人的车。双照村7组的张师傅说,就张环新所蹲守的“南线”,一天最起码有100辆车经过,而3组和4组的收费的“北线”车流量就少很多。
本报记者卢冬雪
没了绕道的车
哪有拦路的卡
为了不交10元钱的过路费,司机就从村子里过,以图绕开国道上的正规收费站,不料村民却在去路上设下关卡,进行收费。
趋利避害之心,人皆有之。司机绕道,无非是为了省钱。而村民拦路收费,固然有“揩油”的因素,但也不能忽略村民对自身安全的考虑。
其实,对于司机来说,绕道带来的好处,仅仅是少给几块钱,带来的却是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
有利益就会有争夺。现在村民一车收2元,给了就放行,但是我们难保没有其它势力盯上这块“肥肉”。
采访中就有司机表示,几年前就曾出现有人拿刀拦车收费的情况。而要夺取“收费权”,就难免使用暴力,不仅是对村民,更有可能针对司机。到那时,车主们失去将不仅仅是10元钱,而是几倍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没了绕道的车,哪有拦路的卡,接着,也就没了种种可怕的后果。失了小利益,换来大安全,值!
本报原创新闻,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