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根老周 于 2013-8-3 06:41 编辑
女学生实践50元西安生存10天 摊子被城管掀翻 姚路伟与伙伴们一起跳街舞
50块钱能干什么?在杭师大钱江学院大二女生姚路伟曾经的算盘里,这张绿色的票子,只够买一个她爱吃的哈根达斯单球,或是和室友AA制下顿馆子。 所以看到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征集令”,50元异地生存10天,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声音: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嘛——按她以往每月至少1800元的开销来算,一天的生活费都不止这点。 深入了解“游戏规则”后,她才意识到,那仅有的50元生存基金,不过是个美丽的泡沫——参与者必须每天上交15元房费,这也意味着,3天赚不到钱,就自动宣告挑战失败了。这倒激起了她试试看的决心。 半个月前,她和另外15位小伙伴们登上了去西安的火车。其实在火车上,她已经构想出生存蓝图。她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主修钢琴,要谋得一份琴行陪练或是一对一家教的差事,不算难事。按杭州的行情,她这样的专业陪练,“时价”就达六七十元,还有琴童家长好吃好喝的招待。 10天后,在西安回杭州的火车上,她在微信朋友圈上打下这样一行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最终,16位队员,1人因病淘汰,其余15人全部过关。他们还额外赚得6000多元,捐助了当地一名刚考上大学的贫困生。 而让姚路伟最珍视的财富,不仅仅是她学会了省钱和赚钱,还让她从理想走进现实。那些经历和感悟,她通过三个关键词向记者讲述。
关键词:商人
到西安的第三天,我在路边小餐馆里忙着收银的那一刻,就好像是在快被沮丧淹没的瞬间,抓到了救命稻草。 我要面对的现实是,没有一家琴行愿意聘用我,他们并不需要“临时工”。如我这样的柔弱小女子,打打零工也不受待见。与商人的口头协定,无数次被爽约,“明天过来上班吧”、“今天会把工资给你的”这类的话,在我看来都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约定,但是对于商人,可能只是一个习惯性用语。 信任危机的故事,我们已经听得太多。何况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间,还有了利益的牵扯。 而且,信任是互相的。比如老板跟我说,明天再叫两个小伙伴过来吧,可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第二天我依然只身前往。晚上,我去结工,老板说,财务不在,晚几天给你。开始我很气愤,但转念想想,或许他只是想确保我明天还会去上班。 在收银台前,无数张50元、100元的钞票向我飞来,却都不是属于我的。我每天10小时的工作报酬,只有30元。廉价劳动力的唯一诱惑,就是能包三餐,这样我就不需要额外的日常开销了。 慢慢建立起信任后,老板还会允许我打包,给小伙伴带些吃的。因为为了省钱,他们经常饿着肚子,或者几个人分一个包子吃。
关键词:传单员
我的第二份工是帮一家培训机构发传单。日薪30元。 以往走在路上,远远见到有人在发传单,我一定绕道而行,即便单子塞到手里了,转手就扔掉了。 而今,我也成了传单员,同样遭遇了漠然的眼神、坚决不伸的双手,或是传单纷纷飘落的尴尬。 好在“战服”上印着“社会实践”的logo,还是有很多人会接过我的传单,甚至停下脚步,听我介绍一下培训课程。 而我始终坚持的是,双手递上,对方接下后,再道声谢谢。 交流就是一种尊重。谢那些接我传单的人,更感谢那些接我传单并且跟我说谢谢的人。
关键词:城管
这个7月,似乎成了“城管月”。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要和“城管”这个群体斗智斗勇。 实践过半,我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开始谋发展。起步最快的生意就是摆地摊。 我们小组4人进了一些风铃,在西安鼓楼附近摆摊叫卖。摆上摊子才几分钟,摊子就被城管一把掀了。 无奈。只能跟城管“打游击”。 为了最快吸引顾客,我们果断发挥艺术生的优势,启动才艺秀。队员林珍珍的嗓子最好,就由她“卖唱”。这招被其他队员迅速模仿,还有跳起街舞的。只是围观的人多了,我们就不能实时监控城管行踪了。 应付城管,靠躲不行。我们举着当地媒体报道我们生存体验的报纸,去跟城管交涉。“我能理解你们,但是你们在这儿一摆,其他人也来了,我们怎么管?”一位城管大叔说。但至少,他们再也不会掀咱们摊子了。 我想,理解也是一种尊重。而且和城管“打游击”,也是一种生存规则的体验吧。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徐洁 2013-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