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名李聃,生活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先秦时代,担任的社会职务是图书管理员。纵观老子的一生,是收敛锋芒,极其内向的一生。唯一的著述《道德经》,还是在过函谷关时被守门的官吏胁迫而写,这一写,短短五千言,就流传了两千五百年。不但迄今不衰,还受到当今西方文明世界的高度推崇。
虽然老子只是一个毫无“雄心壮志”的人物,在他身后,却拥有众多信徒,并创立了道教。尽管,道教的思想跟老子所倡导的道家思想存在很多相悖之处,但老子的拥戴者之多,由此可见一斑。由庄子所继承和发扬的道家思想,对后世有极大影响。
庄子虽然是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深得道家精髓,但其思想上的造诣,毕竟并没有超越老子。老子,以其对整个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树立了光照千秋万代的智者——上善若水的形象。
五个关键的思考:
1、阴阳相滋生,万物相平衡。
对老子来说,价值评判只是相对的。如果没有罪犯,就不会有警察;没有病人,也就无所谓医生。事情到了最坏的时候,就必须转好;事情到了最好的时候,那就一定变坏。事物是流动的过程,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生命,不过是个流动的过程,为生而高兴,为死而哀伤,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没有死,也就无所谓生。
世间万物保持着玄妙的平衡,就象黑夜和白天,冬季和夏天保持着平衡一样。没有对好的东西的崇尚,就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就不会有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坏“这个概念了。
这些思想跟西方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某些观点,是非常相似的,但又早于西方思想诞生,涵容着西方的这些思想,又超越了他们。
2、象水一样的状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物质,以水为最高智慧的象征。水是怎样的呢?它总是默默地流向最低处,看似卑微,却能在最低处汇集起来;它是柔的,但却是力量的来源——看看瀑布和我们的水力发电就知道了;它看上去无色也无形,但你却不能消亡它,折断它,如同折断任何一个坚硬的事物;它是最便宜的,到处都有,但却是人们最需要的;它从来不炫耀突现自己,但人们离不开它。
在老子看来,所谓圣人,就应该象水一样,不居功,不自傲,顺其自然,以合乎天地自然的方式做人,做事,就是伟大的功德了。
3、不刻意而为
老子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虽然如此,但“为”的基础是不刻意地“为”。这样的作为是顺乎世界的自然,顺乎事件的自然,顺乎人性的自然而作为的。生命就好象一条河流,有它自己的流向。而我们能做的,无非是顺着这命运的河流往前走,以不执著、不强求的心态,去做违背事物规律的事情。
照老子的看法,刻意地杜绝欲望是不自然的;执著于欲望也是不自然的。最自然地方式是让一切自然地发生,欲望来了就来了,去了就去了;浓了就浓了,淡了就淡了,什么都可以做,但什么都不刻意做。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现代心理治疗中森田疗法的主要思想来源,用于治疗强迫症和其他神经症,有很好的效果。但需要运用这一疗法的治疗师本身是精修“水智慧”的人。
4、否定的智慧
老子认为,最深奥的智慧都是不能被说出来的。真正的智慧是流动的,是灵活的,是不能言说的。和儒家的思想相比,道家崇尚的是否定的智慧。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定位,应该服从于这个社会定位。老子却认为,一旦定位,就已经偏离。打个比喻说,孔子最提倡孝道。父母亲情本来是人的天性,但当孝顺变成一种硬性规定的责任时,做子女的就会把进孝道变成一个噱头,变成一次做秀,有了很多做假功夫的行为。
老子认为,当我们要说明一个事物的时候,与其说它是什么,不如说它不是什么。用形容它不是什么的方式,来避免用僵化的方式给予定位。
和很多学说相比,老子的学说更提倡混沌和混沌中的灵活性。他想让人们在影影绰绰中感悟智慧,而不是昂首挺胸地自以为掌握了真理。
5、不争
老子认为,人生的一切烦恼都在于比较和竞争。如果我们不崇尚圣贤,就不会有盗贼的出现。因为崇尚圣贤,才有了分别心,才会让那些当不了圣贤的人用另外的方式去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果把圣贤视作平常,任何人不高看他一眼,那么人人都会觉得自己生而有价值,不会相互比较,相互嫉妒,相互仇恨。
如果把人生当作一次马拉松比赛,每个人都想在这个比赛中拿到好名词,势必把另外的人都当作竞争对手和敌人;如果把人生当作一次没有即定目的的漫游,那么,所有其他人都将变成这次人生旅途上可以欣赏的风景。
不争,是老子最重要的人生智慧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