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山 于 2012-12-24 11:42 编辑
环滁皆山也 元贵 2012.12.2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近期,一直都在加班,每天12小时。朋友自陕而来,正愁没有时间接待,星期六快下班时忽闻星期天可以休息一天,大喜过望,赶快安排出行,由于几天来一直阴雨不断,出行又没有特别好的地方,只好选择路途相对近一点的滁州琅琊山闲游一番。 一夜细雨,早上天气依然阴沉,可能知道我们要出行,也可能由于昨晚雨下的过多,所以老天还是歇息了一下,算是眷顾吧。 到得琅琊山,游人稀少,刚好有一无锡的团队,跟着一同前行,可以幸运的蹭听一下导游的讲解,算是沾光吧。
琅琊山最有名的是当年欧阳修在醉翁亭所写的【醉翁亭记】。据说欧阳修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由于参与推行北宋的革新运动,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任太守。 导游介绍说:当年琅琊山的智仙和尚为使太守能够在此休闲、喝酒,故修建一亭,亭子落成当天,请太守欧阳修为此写一篇记。欧阳修当日便写下了【醉翁亭记】,写好后,他没有立即交付智仙和尚,而是让衙役将文章张贴到几个城门之上,请当时的高士和黎民百姓共同修改。但是,太守写的东西,又有谁敢修改。三天过后,一位砍柴的樵夫让衙役读给其听,听完后,樵夫让衙役带他去见太守,樵夫对欧阳修说:“大人,听衙役读了你的文章,句句都是实情,就是开头太过罗嗦。” 原来,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滁州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欧阳修顿即领悟,忙说:“你的意思是不必要写出这些山名?”樵夫答道:“正是。太守若上过琅琊山的南天门,什么乌龙山、大丰山、花山、白米山,一转身子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山。”欧阳修听了直点头,“说得有理”。立即拿出文章底稿,将开头一大片山名删去,浓缩成“环滁皆山也。”樵夫听了直叫好。这才有了朗朗上口的“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的【醉翁亭记】的优美开篇。 至于是不是真的,可就无从考证了。起码来琅琊山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慕名而来的。
醉翁亭面积不大,但是不同的建筑,紧凑的布局,很有点微缩江南园林的范儿。进得庭院,醉翁亭果然与其他亭子不同,其他亭子一般只有8根柱子,少的仅有4根,而醉翁亭却有16根柱子。据导游介绍,这是因为修建醉翁亭时,欧阳修时年61岁,“六十一”反着读就是“一十六”,所以用了16根柱子。这样看来真的不愧为天下第一亭了;二贤堂则供奉着滁州的两任太守王禹偁和欧阳修的塑像。 在醉翁亭的北面有一古梅亭,亭前有一古梅树,相传是欧阳修亲手所植 。古梅有两个地方已经用水泥加固,导游说这是若干年前,古梅树出现病变,眼看不治,特意从南京请来专家医治,最终消灭了元凶白蚁蚁后,才使古梅得以梅香四溢。 古梅亭的南面是影香亭,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四四方方,建于一方水池之上,如同一个大大的回字,让人有做人堂堂正正的感觉,更可以使人浮想联翩。
而园中的“意在亭”,则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之意。最为使人感叹的是亭子四周有人工开凿的近尺宽小水渠,曲曲弯弯绕亭而流,名曰“九曲流觞”。据导游讲:小水渠系明卢洪夏于万历三十三年,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描绘设计建造。九曲渠水来自山泉,萦回往复,缓缓流动,经过九折八回,流出亭外。流觞:也叫“流杯”,古时友人聚饮,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顺流漂游,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这样的情趣,我等认为,不是神仙却胜似神仙了。 一路上,成群的灰喜鹊陪伴左右,知道了灰喜鹊是安徽省的省鸟;新修的青石板路、落叶的红杉树、宁静的小桥流水、美丽的亭阁廊桥、雨后更加妩媚的红豆、逗人喜爱的猫咪,无不一一被我摄入了镜头;在此文化之地还看到了前国家领导人的题字,李瑞环的题字中规中矩,乔石的题字则显得刚劲有力;而欧阳修纪念馆里的摩崖石刻,则更加使人感到震撼了。
“环滁皆山也”,山虽不高,但是峰媚谷幽,林虽不大,但是杂木丛生,色彩斑斓。“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文以山丽,山以文传。琅琊山的名声,真的要归功于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了。 “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一样的风景在不同人的心中,在不同的心情下,一定会品出不一样的味道,这可能就是出行的魅力所在吧。我出行,我快乐。同时在新年即将到来之时,希望朋友们全都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