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务管理

所属分类: 服务 站务管理

本版主题: 14373

今日更新: 0

论坛公告、故障申报、疑难解答、网友其他求助处理。
发布新主题

桥多变迁柳也寻常 "灞柳风雪"何以闯入长安八景

2 / 5678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09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七级

游山玩水新生活,现代的咸鱼理念

积分
26775
QQ
发表于 2012-11-13 13: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cnwest.com   
7845c42ed063120bf44e1a.jpg
灞桥风光
    华岳仙掌第一景,雁塔晨钟响城南;
    草堂烟雾紧相连,咸阳古渡几千年;
    骊山晚照光明现,曲江流饮团团转;
    灞柳风雪扑满面,太白积雪六月天。
    西部网讯(见习记者 王帅) 陕西广播电视台和西部网最近联合发起了“长安新八景”的评选活动。在发掘推荐新八景之前,有必要盘点一下经典的“老八景”。长安八景,又称关中八景,八景之中,“灞柳风雪”应该是最具诗歌意境的景致。
    不过相比于“华山险峻,雁塔雄浑”,“灞柳风雪”纯以意境闯入八景之列,应该也是一大文化奇观。
    灞柳有一个最牛的“爹”
    灞柳,无非就是柳树。有柳树的地方多了,光是以柳林为名的地方就有不少,但为何灞柳就能成为名扬天下的景观呢?有人说,这是因为,灞柳有一个最牛的“爹”,这个“爹”就是唐都城长安。
    著名诗人伊沙曾经说:“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当时唐长安的繁华景象。”唐长安是当时全世界唯一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面积约为现在西安的七倍。
    因此,灞桥柳就不再是普通的柳,灞桥柳是古代中国最鼎盛朝代大唐帝国都城的柳。
    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帝都长安的向往是难以言喻的。这里不仅仅繁华无边。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别处没有的机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统统云集于此,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机会。
    诗歌是进入长安名流圈落的最重要凭证。写诗好的就是圈子里的名人明星。王维长的很帅,温文尔雅,又有才气,到长安后搭上了太平公主的线,然后平步青云。李白出川后的第一站,同样是拜访太平公主,但李白年纪偏大,长相比较凶、糙,胡子长,语速快,带有四川口音的表达让太平公主很不喜欢,朱鸿《夹缝中的历史》一书对这些有详尽的描述。
    平步青云的可以留在长安,失意落魄的就要离开长安。灞桥就是最重要的离别地。
    秦汉时,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似冬日雪花飞扬。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柳”音同“留”,因此古人折柳赠别,表达不舍亲友离去之意。
    唐代人们注重礼仪,拜访要写拜帖,离别要写赠别诗。于是灞桥柳堤上时常可以见到诸多的明星前来送别,有的打着拍子唱歌,有的折柳话别,哭哭啼啼的也是有的,尤其常见于异性知己间的离别。
    明星云集,加之频频曝光于诗词文章之中。用现在的话说,灞柳,想不红也难。繁华无边的帝都长安和贵族群落的诗歌文化,成就了独一无二的“灞柳飞雪”。
    灞桥不是“一座桥”
    至于灞桥,虽然名气很大,却不只是一座桥。
    灞河得名于秦穆公,这位中国首位借助变法维新,一跃成为一方霸主的君王,把滋水改名为灞水,并建了座木桥,于是就被称为“灞桥”。后来,因为屡次被洪水冲毁,灞桥也数次重建。元代,一个山东商人刘斌因为在灞河洪水中侥幸逃生,于是就倾家荡产,花费了三十年时间精力,自费出资修建了一座颇为壮观的灞桥。
    清初时,灞桥再度因年久失修成为断桥,人们开始灞河泛舟。道光十三年重建灞桥,一直留存到2004年,这座灞桥老桥被洪水冲断后拆除,建起了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新桥。
    如今,灞河还在。古老的灞桥没有了,但新的桥梁起来了一座又一座,灞桥边的柳树也依然摇曳。不过,“灞柳飞雪”却已无处觅影踪。
    记者晁瑞说,现代人生活方式和情感观念的转变,是造成“灞柳飞雪”消逝的重要原因。现代人强调自我空间的存在,送别中已经没有了多少“离愁别绪”,离别甚至成为增进感情的因素。
    灞柳飞雪,抽离了时代背景和文化形态,便无从存在。在现今这个时代,有什么样的景观能够替代“灞柳飞雪”,当得起“新长安八景”的称号呢?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75

主题

2362

回帖

3684

积分

五级

积分
3684
QQ
发表于 2013-2-10 21: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