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有个神奇的地方叫武功
咸阳的武功县,原来叫有邰县,是姜嫄感巨人足迹怀后稷的地方。从教民稼穑的农祖后稷,到执节放牧的苏武,从母系氏族先祖姜嫄到中兴秦腔的状元康海,有后河与漆河流经的这方土地,留下了太多动人的传说与神奇,积淀的文化基因如这方厚重的沃土,滋养着一代代武功人。
教稼台封后稷官
教稼台位于武功镇东廓道旁,为后稷教民稼穑之地,为关中“四台”之首。 姜塬古墓小华山
姜塬墓位于武功镇华山之巅,姜塬生“后稷”名“弃”。尊称“圣母”,经天纬地,后稷又“树艺五谷”,为农业始祖。
武功城隍佩王冠
武功县故城东街的城隍庙,又叫都城隍府。始建于北周,唐朝初年扩建,以后各代均有修葺。献殿和正殿上的外檐斗拱为五踩重昂,前后檐柱四角生起,整个装饰均为琉璃构件,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堪称古建筑中的珍品,两侧歇山饰以呼之欲出的"二龙戏珠"琉璃浮雕。为一般庙宇所罕见。
它不仅因精美的建筑,在关中西部独树一帜;而且又以"天下城隍戴相帽,唯有武功城隍佩王冠"的美誉名传天下。
苏武节碑龙门传
苏武,有邰县人,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留后宁死不降,被放至北海牧羊,十九年后归汉。被武帝嘉奖,葬于故里,因苏武有功,遂改县名为武功县。
上阁钟声响九天
上阁寺位于城西塬畔上,为人们历代祭奠姜塬圣母、始祖后稷所立之祠,松柏涛涛、依山间有窑洞、神仙塑像、楼台、亭、阁,曲回之山道,别具景象,楼台高筑,钟声响彻九天。
状元康海美名传
康海,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中国明代文学家。弘治十五年(1502),于28岁复参与会试,顺利通过殿试对策称旨,大魁天下。康海对秦腔贡献很大,这位举世闻名的才子,改革声乐唱腔、自操琵琶,创建私人戏班,“康家班社”,直到现在武功县康海故乡还是出乐人最多的地方,也许和这位才子的影响有关。他还给武功后人留下一道美食,至今仍被传承着,它就是当地百姓爱吃的面食——“芙蓉鸡丝旗花面”,一款地地道道、历经千年不朽的秦人面食。
报本胡燕更奇观
报本寺塔于武功镇北门外,隋开皇18年12月22日(公元559年1月23日)唐太宗生此别宅,为报母恩,遂舍宅为寺曰:“报本寺”,唐末毁之,宋代重修。地宫文物出土有金棺、银椁、玉棺、舍利子、豹斑玉奁等百余种。塔雄伟挺拔,陕西名塔之一。
喀山晚照晒书卷
喀山庙位于武功镇南二里的漆水河畔东崖上,此地理位置奇特,居高远望西山,有夕阳重现之景观,传说唐李世民幼时在武功读书,在漆水河摸鱼嬉水,书没入水中,夕阳落而再现,将书晒干。
苏武牧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