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景观:咸阳正谊书院
光绪七年(1881)乡绅冯中承创立,位于泾阳县鲁桥镇以北的清凉垣(今为三原县鲁桥中学)。清光绪七年(1881),贺瑞麟在“清麓精舍”基础上创设。
贺瑞麟号复斋,三原县北城人,中贡生后,绝意仕进,亲造“清麓精舍”,潜心研究程朱理学,并授徒讲学。同年,三原知县焦云龙筹集资金,在清凉垣建五间大厅一室,为贺瑞麟讲学之所,同时建学舍20余间,土窑10余孔,供师生自修及憩息;三原县乡绅刘升之捐银2000两,发商生息,作为常年脩脯之供给;知县焦云龙又置水、旱田数十亩,作为书院日常之经费。书院另辟一窑为印刷局,时刊程、朱遗书(即世传《清麓丛书》),并依崖修成藏书洞三座,藏古籍数千卷,供士子学习。
书院以儒家“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办学宗旨,故名“正谊书院”。陕西巡抚冯誉骥曾为之题匾。书院初由山长贺瑞麟主讲,不延别师。专修洛闽义理之学,不以时文为务。清末时声誉颇高。关中名儒牛兆濂(蓝田人,人称“牛才子”)曾一度主讲正谊,书院一直办至1948年,曾刊印《清麓丛书》,行销省内外;藏书洞藏书约万余卷。
正谊书院为民间书院。来院学习者,食用自备。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大部书院改为学堂,学习官方编印的教科书,而正谊书院独树一帜,仍沿习理学,不随时俗。是陕西省保留到最后的一所有名的书院。民国初年,改为清凉塬属泾小学校,历时约30年。书院旧址已于“文化大革命”中拆损殆尽,刻板及藏书亦散失一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