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史话
本帖最后由 知咸阳 于 15-6-21 15:01 编辑姜太公垂钓处钓鱼台村 钓鱼台村位于咸阳市渭河南岸,据咸阳市中心约五公里。这里曾经是西周姜太公垂钓的地方,村子因此而得名。
姜太公姓姜,名尚,又名牙,汉族,东海海滨(今安徽省临泉县)人。姜尚的祖先曾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吕(今河南省宛县)。所以太公又名吕尚。后来,吕姓逐渐衰落,吕尚家境穷困,一度在商都朝歌卖过牛肉,在孟津卖过酒。吕尚大半生怀才不遇,但他从未放弃,为施展才能而西行来到周地。传说,姜尚从河南住地出发,一路西行,走走停停,走到咸阳渭河南岸,在一个河湾处停歇下来,一住就是好多天,每天都要撑起鱼竿钓鱼。这里当然不是姜尚的目的地,不久,他便沿着渭河继续往西走,终于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山麓的兹泉边上安顿下来。这里据周的政治中心岐山已是近在咫尺,姜尚心里惦念着渭河北岸的那位周天子,一边钓鱼,一边耐心等待机会的到来,整日坐在岐山西南渭河的一条小河边钓鱼。一天,周文王借狩猎之机寻访贤才,在此与姜尚相遇,二人相谈十分投机。文王见姜尚谈吐不俗、见解精辟,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便请姜尚上车回宫,封为太师,尊称“太望公”,意即姜尚就是周先祖太公所盼望的辅佐子孙的圣人。“姜太公”的称号由此而来。姜尚精于兵法战术,辅佐周文王富国强兵,拜为国师。文王逝后,辅佐成王伐纣灭商,是八百年周朝的开国元勋,被成王尊称为“师尚父”。周朝建立后,封为齐国侯。
钓鱼台村就是姜太公到达兹泉之前曾经驻足停留并钓过鱼的地方。远在秦汉时代,钓鱼台位于皇帝狩猎和游览的上林苑之内。据《重修咸阳县志》(1986年版)所载“钓鱼台,在县西十里,《说苑》:周东海人士吕尚垂钓于此。旧有庙碑。”《说苑》为西汉刘项所撰,可见,早在西汉之前就有太公在此垂钓的传说。
民国时期,村西渭河岸上立有石碑,上面镌刻着“太公垂钓处”。石碑旁边有一座庙宇,村民称之为“龙王庙”。龙王庙里供奉着三尊塑像:中间的是龙王,两边的是周文王和姜太公。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自宝鸡进入八百里秦川,一路向东,奔流不息。到了咸阳境内由西南向东北,又折向东,形成一个小小的河湾,钓鱼台村就坐落在河湾的南岸上。每到夏季,河水暴涨,泥汤一样的河水汹涌东流。河水中漂浮着从上游冲下来的杂草树木,还有被冲毁的农舍建筑材料……洪水过后,河水平缓而宁静,偶尔有打鱼船在河面上劳作。
令钓鱼台村民骄傲的是,不管渭河发多大的水,钓鱼台是从来没有被淹过的。据老人讲,有一次河里涨水,村南的一处河岸被冲开了一个口子,大水向东又向北,绕了一道弯从村东流入渭河。周围的曹家寨、安谷村都被淹,钓鱼台村安然无恙。于是,神话便传开了:钓鱼台有姜太公保佑啊!其实,这只不过是因为钓鱼台村地势较高而已。把免于灾害归功于姜太公,反映了人们对姜太公的敬仰,也是对太公垂钓的一种纪念。(咸阳日报 2013-07-23 任莹)
多彩民俗风情北安村
北安村处于我市西郊。北靠中华路,南临秦宝小区,西临中华小区,东接咸阳市电视台,隶属秦都区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全村有1239人,4个村民小组。
相传,古时村上有一座姑姑庵,村子在庵的北边,故得名北庵村,清末易名北安村,取平安之意。村上有大小庙宇11处,村子北面还遗留一个“土塔”,其中最大的庙数关公庙,铁制关公刀,长约6尺,两个壮汉才能抬起来。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回收炼铁。平常寺庙香火不断,方圆几十里乡亲们来烧香念佛纪念,同时保佑一家老小平安吉祥。
北安村在渭河北岸,原来这里人少地广,民风淳朴,生活较富裕,重视民俗,特别重视传统佳节,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节日都很讲究。农历五月初五,当地人称“端午”。此时正值夏至前后,寒气除尽,热气饱和,各种病菌容易传播。因此,民谣有:“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百邪,鬼魅入虎口。”人们习惯把艾蒿挂在门上,取“驱魔辟邪”之意。小孩、妇女戴香包,缚五花绳。香包是用丝绒和香药做成,小巧玲珑,香气扑鼻,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另外,这一天还在屋内外洒雄黄水,在孩子的耳、鼻、额头涂抹,用来祛湿解毒,驱虫除秽。
端午节之前,出嫁的女儿、外甥给父母、舅家送绿豆糕,寓祛暑降温之意。在女儿、外甥给父母、舅家送过节礼之后,娘舅家要给女儿、外甥又送粽子、花馍等。女儿结婚的第一年,礼仪更是讲究,给娘家父母送绿豆糕时,还要上酒、肉等类东西,称“四色礼”,娘家给女儿送粽子时也叫“追节”,除带粽子、花馍外,还带竹窗帘等。进入80年代,除送以上这几样东西外还送电风扇等。
北安村人从古到今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多彩。清末传于本村的绑绞舞是社火中的一种民间舞蹈,因主要道具是梆子和绞子(也叫札板)而得名。梆子是一种长方形带把的空心木块。绞子是两根长约70厘米、宽约5厘米的木板,顶端用带环的铁链相连,顶部饰以彩人。耍社火是在锣鼓的伴奏下,持梆子和绞子的表演者,一边跳舞,一边敲击前进。梆和绞可分为两队,人数、性别不限,根据编排,变化队形,相当灵活。梆绞舞已被咸阳市区专业舞蹈工作者加工整理搬上舞台。除此之外,每年春节还有牛拉鼓、踩高跷等表演。
而在北安村旁边有个常年不衰的通宵夜市,卖“汇通面”,色香味俱全,口感上乘,赢得许多市民的喜爱。汇通面是关中面食的典型代表之一,给咸阳及北安村带来了许多商机。许多外地人来咸阳都要尝一尝这咸阳的“汇通面”。
安泰久远南安村
南安村隶属秦都区渭阳西路办事处管辖。南安村原名“南庵村”,因当时村北有座慈惠庵而得名。清末,易名南安村,取“安泰久远”之意。
解放前,南安村修建有夯土城墙,城门有东门和北门。东门外有龙王庙,北门外有三言堂,解放后因种种客观原因,城墙、城门自然颓毁。南安村有诸多庙宇,三官庙、无量庙、地母庙、送子娘娘庙、关帝庙、龙王庙、文殊菩萨庙、观音菩萨庙、三言堂等,诸庙中数三官庙最大。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南安村有盛大的庙会。庙会从三言堂向四周辐射,十里八村的善男信女在这一天云集于三言堂焚香化表,祈求药王、吕祖、华佗保佑家人安康。相传,中秋庙会主题是“看爷抓铧”,南安村人叫“煨炉”,就是指派一位身强力壮者一大早就扯风箱烧火,在大炉里放犁地的铁铧一张,将其烧得红透,等待“爷”(村民心中的神仙)从天降。爷降临时,就见爷的替身——村里的一名神汉手衬黄表纸,抓起炉里红透滚烫的铁铧,神态从容、脚步轻快地从城门口直送进三言堂内的大殿里。此刻,庙会算是进入了最高潮,人山人海,安静极了,人们都瞪大了眼睛屏住了呼吸,紧绷着神经,悬着心看着那火红的铁铧是怎样被“爷”从大火炉里抓起,虔诚恭敬地供上大殿,真可谓神秘莫测、惊心动魄。
南安村村民以许姓为主,另有张、杨、蒋、王、滑等。相传明朝初年,有许姓兄弟两家人不知从何地来到咸阳,他们携妻儿顺渭河向西逐水而居,选定在离城不远的渭河北岸的一片荒野驻足。他们结草为庐,开垦荒地,农闲时进城找点钱路,进城前怕回来时迷失方向,遂在家门前种植一棵槐树。十年百年后,许姓家族人丁兴旺,分支另立,最初的两户至明末清初已发展到了十余户,直至有史料记载的清同治年间已达85户,而那棵老槐树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依然稳坐在北城门外三言堂前,成为历史的见证。
跑竹马是南安村村民世代相传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村里父老十分喜爱。在第一代发起人许子周、许彦直倡导下,传承人张金山、张家祥等人发扬光大,传承百年,成为咸阳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民间文艺节目。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咸阳的大街小巷就能看到南安村的竹马表演队伍,由慢到快,舞步急速,驰骋跳跃,只见马首不见人影,犹如万马奔腾、沙场冲杀的壮观场面,赢得此起彼伏的掌声和欢呼声,也给南安村赢得了荣耀。如今,新一代南安村人从父辈手中接过祖传的技艺,大胆创新,又开始了全新的竹马表演。此外,由许彦直、张金山等几位老前辈发起组建秦腔自乐班,曾为传承和发扬地方戏曲尽到了绵薄之力。现在由徐文海和许琳琳等一批中青年秦腔票友组成的自乐班,不辞劳苦、自娱自乐,活跃了村民生活。村上还有武术队、秧歌队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组织,新近又成立了“兰花花艺术团”,展示了新一代南安村人的精神风貌。
南安村乘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30多年的思变与奋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南安村,宽阔的中华路穿村而过,南有景致清明的咸阳湖,北依彩虹集团和偏转集团,彩虹路和滨河路交绕其东,咸阳电视台和名校实验中学居于其西,地理位置优越,属咸阳市黄金地段。按照城中村改造计划,南安村原貌将不复存在,即将跨入西咸大都市发展的行列,村民们过上都市人的新生活指日可待。安泰久远的南安村,未来将更加美好。
镇河石牛安卧之地铁江嘴村
铁江嘴村地处渭河岸边,每年发大水,其他岸边由于泥沙冲刷很严重,造成水土流失,而铁江嘴地下多为料姜石,质地坚硬,洪水后却完好无损,形成突出的一个嘴,因此得名铁江嘴。村里有座城墙,在东门外有关羽庙、龙王庙,还有一座石楼,于清朝建立。
相传,铁江嘴等地有三个石牛,是玉皇大帝所赐。早在秦王政时期,秦都咸阳,渭水贯都,九骏朝阳,气候温和,地理优越,天府之国。但渭河像一条黄带,恶浪滔滔、吞沙泄泥、水流湍急,不断冲刷着北岸的良田,渭水北移把秦王政弄得毫无办法,国事家事又十分烦恼,心里十分着急,一时拿不出最佳的办法。在一个闷热、暗淡,好像要下雨的晚上,秦王政觉得十分疲惫,就趴在龙案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他梦见九玄娘娘,就连忙向九玄娘娘叩头,诉起苦来,娘娘说:“你现在已有宝物,你要穿上上天鞋到天宫去找玉皇大帝,让他管一管渭河龙王。”猛然秦王政醒了过来,揉了揉眼睛,走出宫廷,穿上了上天鞋,忽然他觉得轻如鸿毛,飘然向天空飞去。当飘到南天门的时候,巨灵神已在南天门等候多时,一见秦王政,忙说:“奉玉皇大帝之命,请马上随我到凌霄宝殿去见他吧!”秦王政和巨灵神一同来到凌霄宝殿,玉皇大帝说:“我派你下界去,扫灭六雄,统一华夏,拯救百姓,使天下免兵灾战火,永享太平,使万民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可你已下界十几年,怎么毫无进展呢?”秦王政说:“我刚继承王位,具体国事还由仲父吕不韦掌管,我还未躬政问事呢,别的事倒也好说,就是渭河龙王整天和我作对,冲走我大片良田,我的咸阳宫眼看就要保不住了。”玉皇大帝说:“这有何难,我送你颗避水珠,可以永镇渭河龙王,为了防止宝珠丢失,圣主的青牛又下了一个牛犊,已牵来帮助你看管宝珠,如果它再不老实,你就用定秦剑砍下它的头,你放心去统一华夏吧。”秦王政退出凌霄宝殿,眨眼已回到宫里。
第二天,就有人来报,铁江嘴、任家嘴、柏家嘴发现三颗白色的东西,让人近它不能,最终人们在铁江嘴发现原来是一头石牛。秦王政心里明白,这是玉皇大帝为镇住渭河龙王,帮自己将宝物放在适当的地方了。从此,渭河龙王再也不敢兴风作浪了。
铁江嘴村从2008年拆迁,分散在车站、望原新区、河南街小区等居住,村民已全部转为城市居民,铁江嘴村已不存在,但在原铁江嘴村的旧址上,一个全新的住宅小区将拔地而起,作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渭阳路南社区的一部分,俯视滔滔渭水奔涌向前。
藏龙卧虎白良村
白良村是秦都区双照办的一个行政村,西与兴平市南位镇接壤。
相传在很早之前,白良村西头有个蓄水的涝池。这里原本是一个小水坑,有一天,一条又大又长的白蛇在这里喝水,后来不知怎么死了,人们就在这块地方挖了个涝池,每逢下连阴雨,村子里的水都会排到这里,只要听到老年人说水已涨到龙头,就知道涝池满了。在村子的东南方向有一土岭,相距村子有一里远,人们把这个土岭叫“白蛇岭”,说是白蛇的颈。过去,这里没有村庄,只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人们称为“白蟒山”。到了1981年,村里有一王姓村民在承包的地上平整土地,挖出了长近2米的四棱石柱,上面清晰地记载着在唐代这里有一个大寺院,寺院附近有一个大村庄叫“白龙村”。此石器现存放于咸阳博物馆。
解放前白良村东头有一座大庙,庙宇、石碑很多,建筑宏伟,占地十余亩。解放前后村小学就设在此庙里,1953年因要新建村小学,才将此庙拆毁,石碑等均已失散。
白良村解放前在方圆很有名,因为村里出了个大财东王倬。王家在村子中间居住,占地面积广,街道南北有房共24间,主院6间,中间6间一线的大客厅,建筑非常精细,布局十分讲究。在村子里开有油坊、杂货铺,并建有一佛堂,建筑宏伟壮观,1958年公社化时被拆掉。除此而外,王家在咸阳、兴平、西安都有商号,还在西安建有西京医院。西安人民面粉厂的机器就是王家解放前从美国购回,还没来得及建厂,全国就解放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咸阳市曾在王家庄园建有阶级教育展览馆。
白良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出过不少仁人志士,刘自立、王藩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刘自立(1905—1927),民主革命烈士。他先后入村私塾、县立高小、省立一中学习。1924年考入北京民国大学,读了许多革命书刊,接受先进思想,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1927年“四·一二”后,他被迫离开广州,进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党组织派往天津工作。同年10月18日,中共河北省委派他随同组织部部长于方舟去玉田县,开展京东地区的斗争。10月24日,成立京东农民革命军总指挥部,他担任总参谋长。10月28日,带领革命军攻打遵化县平安镇,歼灭驻守的民团、警察数十人,摧毁镇政权。10月31日,部队进入玉田县鲁家峪,被民团千余人包围。革命军英勇抗击,歼敌甚多,终因寡不敌众,被迫分散突围。他带领部分人员突出重围,行至丰润县沙流河附近的大张屯村时,被当地的民团包围,不幸被俘。敌人用尽酷刑,他宁死不屈,12月30日被害,年仅22岁。1947年,玉田县人民政府修建玉田暴动烈士纪念碑,碑文中记载着他的英雄事迹。王藩城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的恩师。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连任陕西五县县长,当时与陕西军政界的赵寿山、于右任关系密切。1936年他弃官不做,创办有名的周陵中学。在此期间,他还掩护过当时咸阳县的陈吾愚、魏治钧等共产党员。
白良村人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积极进取,以木材加工作为龙头产业,大力发展粮食种植、果业生产、养殖业等,紧随时代的步伐,发生了巨大变化。白良村的锣鼓已有200多年历史,鼓调高亢,听起来非常提神,鼓舞人心,一直活跃在十里八乡。如今这个锣鼓队已发展到100人,村上还着手成立一个女子锣鼓队,让白良村的锣鼓响彻大地,震撼古城,敲出白良村人建设新农村的精气神,敲出白良村人在新时期的新面貌、新风格和新气魄,敲出白良村人龙腾虎跃、实现梦想的新乐章。
“夕阳晚照”西阳村
秦都区渭西办西阳村始建于元末清初,距今600多年历史。据村里老人传说,元朝末年,村里修建了一座大云寺,寺内有一口大钟,上铸“夕阳晚照”四个字,因而该村取名“夕阳村”。后因该村在咸阳县城以西,又改为“西阳村”而沿用至今。
当年,西阳村土筑城墙上可行人走马,东西城楼对应,村中间略大,两头较小,似船形,取“一帆风顺”之意。东城门镶“启明发皇”匾额。西城楼“亭台楼阁观美景,古刹钟声夕阳照”。无量大庙建村中,两座大殿显辉煌。四周芦苇环绕,池塘碧水清波。绿树成阴,鸟语花香,景色秀丽,宛若人间仙境。
据《咸阳县志》记载,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西阳村有65户人;同治元年(1862年)6月13日,回民反叛,破村屠杀百余人,绝户相望,仅剩王姓七户,后称“七户头”;民国十七年(1928年)西阳村有35户332人。回乱以后,王姓“七户头”分别以居住位置、习惯、辈分、当家人名字和经营生意而命名为东头家、二屋家、当中家、高辈家、川客家、怀玉家、斗王家,包括现在的“有才家”王姓共八大户。后来因有外甥关系、联姻、打工、置地入社等其他形式相继落户的如冯家、周家、牛家、李家、左家、郭家、陈家、杨家、白家等,共同形成现在西阳村这个大家庭。
西阳村现隶属我市秦都区渭阳西路办事处,地处渭阳西路以南,金山集团以北,彩联包装有限公司以西,长虹二路以东,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咸阳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西阳村的面貌日新月异,人口急剧增加,全村现在占地240多亩,有村民1340人,流动暂住人口6000多人。西阳村历代贤才辈出,古有孝义之人王维宗,今有老革命牛星映,当代有曾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特奥委员会主席、国际特奥会理事的王智均等。
农家乐园查田村
秦都区马泉街道办事处有个查田村,位于北莽山南,毕郢原下,紧邻西汉茂陵,陇海铁路从此通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良好,民俗风情淳厚,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007年5月22日,秦都区在查田村举行农家乐接待户授牌仪式,查田村农家乐正式对外营业,成为该区继北槐村农家乐之后又一个新的乡村旅游亮点。该村有农家乐接待户11家。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农家风味,穿土织布衣,感受自然健康,是咸阳市近郊集旅游、农家餐饮、休闲垂钓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好去处。
为什么村名叫“查田”?这是因为解放后进行土改“查田定产”,故而取名“查田村”。村内地形东西高,中间低,东与安家村接壤,西邻赵家村,北连平整的耕地。全村由郭家、牛家、庞家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4个村民小组,230户,850人,耕地806亩。1965年“社教”运动中,查田村与安家村合并为安查大队。文革后又恢复两个村的建制。
查田村村中过去有一座窑洞庙宇,安家、赵家、姜家及郭家、牛家、庞家等村的善男信女常去烧香叩头,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子女安康。解放后,庙宇窑洞改为安查村初级小学。直到1958年前,中间那孔窑洞里的神像还保存完好。庙宇前有一眼清泉,泉水细长、清冽甘甜,为庙里饮水之源。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对其进行修整,用砖垒成直径丈余的圆柱形水池,泉水满盈,自动流出,可灌溉附近的一些田地。人们经常在泉边洗衣淘菜,泉水滋润着村民们的生活。
查田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享誉乡里的是贾鸿运先生,他解放前毕业于西安中山大学,是一位德高望重、一生重视教育事业、支持红色革命的杰出教育家。他先后到多所学校任教,传播革命思想。后与西北知名人士王藩城先生创办私立中学——周陵中学。在黎明前的黑夜里,贾鸿运和他的弟弟贾宏斌冒着生命的危险护送聚泉区区委书记陈岳逃出敌人包围。周陵中学60周年校庆时,他的学生冯强文在杂志上发表纪念文章,高度评价贾鸿运老师不平凡的一生、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以及为党做地下工作的丰功伟绩。
过去,查田村的道路不平,一遇雨天更是泥烂水滑,难以行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村上多方筹措资金,硬化全村道路,并完成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两委会班子从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入手,注重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先后建起党员活动室、农民电教室、文化活动室、村级图书室、民情恳谈室、农民夜校和群众健身休闲广场,并配置了健身器材。如今,当你步进查田村,街道宽阔平坦,村容整洁。早晨,人们迎着朝阳跑步、做操、打拳。傍晚,在晚霞的照耀下,人们使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做健美操、跳广场舞。查田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农家乐园。
神奇“双鹤碾”安卧地双照村
双照村在咸阳市西北12公里处,312国道穿村而过,是双照办驻地。据说,双兆是因为地处于普济寺之南北两寺的兆域而得名,所以叫“双兆村”,又因“兆”与“照”谐音,后改为“双照村”。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冯公公在朝廷专权,飞扬跋扈。后来,冯公公带着众多金银财宝告老还乡,建造豪华的房宅,安度晚年。当时,双照村有三个自然村。为了安全,冯公公出资打造城墙,把村子围起来。城门开了三个,冯姓、李姓走西门,潘姓、刘姓走南门,王姓走北门,从此双照村又叫“三门村”。三个城门钥匙由冯公公掌管,早晚定时开关。
当时和冯公公一前一后告老还乡的还有一个兵部侍郎,姓李,但和冯公公素来不和。李侍郎好结交朋友,常常晚归,被关闭的城门挡在门外十分不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李侍郎便在城外西边丝绸之路的北边建宅盖屋,再也不受城门的管制。
冯公公一看李侍郎摆脱自己的城门管束,就想办法整治李侍郎。他在李侍郎屋宅西北不远处打开一口井,开一座砖瓦窑,用烧窑的浓烟熏呛李侍郎。可是不知怎么的,这烧窑的烟是白色的,老像雾一样悬浮在空中,丝毫没有呛人的味道。而李侍郎家的财运和丁运丝毫不受影响。冯公公想再打一眼井,便请风水先生找寻水井和砖窑的最佳位置。风水先生把罗盘一搭,对冯公公说:“你所选的第一眼井和砖窑的位置对李侍郎非常有利,这是‘龙睁一眼’,烧窑所产生的白烟阻挡住邪气不入李宅。在这里再打井挖窑,就是龙睁双眼,李家的财丁两运越发旺盛,后辈的世事也就越来越大了。”
听了风水先生的话,冯公公赶紧收了再打井开窑的念头,从此冯李两家相安无事。话说李侍郎在城外定居后,为了生活方便,请来石匠打制石磨石碾。石碾打制好后,李侍郎一看惊呆了:光滑的白色碾轱辘上有两个青色图案,酷似两只凌空展翅舒意飘飞的鹤。“这真是造化!”李侍郎连连赞叹着。把谷子放在碾盘子上一碾,结果是一斗谷子碾了半斗小米!他越发感到奇怪,试了好几次,结果都是一样,而且饭味香浓。李侍郎得宝碾的消息不胫而走,三门村的人纷纷赶来碾米。从此,双照村就流传起这样一句话:“会碾不会碾,七斗碾一石。”
有天晚上,李侍郎从朋友家回来,走到离家门还有二十步远时,他发现碾轱辘从碾盘上轻轻滚下。他以为有人偷碾轱辘,便下马躲在柴草堆后,想抓住窃贼。可仔细一看,碾轱辘下坡滚到靠近城墙的涝池边,这时,只见“哗”的一道白光闪过,两只鹤从碾轱辘里飞出,落在碧绿的涝池中戏水喝水。等到喝足玩够后,两只鹤又飞回碾轱辘上,“嗖”地钻进碾轱辘里。然后碾轱辘又轻轻地原路滚回碾盘子上。李侍郎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以为自己在做梦,右手掐了一下左手,感觉到疼痛,才明白这是真的。于是惊叹道:“这是神鹤啊!”于是明白,这碾子碾米多的原因是仙鹤在赐福于他和村民。
如今,生活在这块风水宝地的村民,以小麦、玉米、果业为主导产业,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在不断提高。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古会,双照村村民为周围邻村群众解决三夏农忙工具的交流和供应。古会期间,秦腔、电影、歌舞等比赛纷纷助兴,为群众增加休闲娱乐。村上有自乐班、秧歌队、锣鼓队,加上已建成的图书阅览室,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白鹤落处白鹤村
白鹤村是咸阳市秦都区马庄镇所辖的行政村,辖东西两个自然村。宝鸡峡渭河管理局下属白鹤管理站坐落于东西二村之间,水利条件十分优越,土地平整,物产丰富。
关于白鹤村的起源,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不知从什么年代起,这里居住着侯姓俩兄弟,相依为命,终年辛劳,但仍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忽然有一天,一只白鹤翩翩而至,落在门前的碾盘上,引颈长鸣,霎时周围祥云缭绕,白鹤振翅而舞,不久便悠然远翔。白鹤飞走后,出现了神奇的现象,碾盘碾米时,只见碾出的米源源不断地流淌,似有天赐。从此,兄弟两个的日子也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们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不料,数年的好光景,随着一个喇嘛的到来而结束。有一天,喇嘛来到村里,看见那个神奇的碾盘,暗暗称奇,遂起不良之心。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盗走了碾盘,逃之夭夭。兄弟俩的日子从此每况愈下,为了生存,他们只得忍痛分居另过,自谋生路。经过多年生生不息,形成了两个紧紧相邻的自然村,人称前堡、后堡,即现在的东村、西村。至今白鹤村仍以侯姓者居多。
白鹤村的起源也有其他说法,据有关碑文记载,该村建于原西汉白鹤馆旧址之上,故名白鹤村,但建村年代不可考。
白鹤村原有东西300米长,南北200米宽,6米高的完整的城堡,城堡东西两面各开有一城门洞。在城的东南角墙头上长有一棵百年古柏,树身呈S形斜倾,盘根错节,似铜枝铁干,常年绿阴如盖。每当阴云低垂,大雾弥漫,古柏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年深月久,古柏成为白鹤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合作化时期开展积肥运动,城墙被蚕食殆尽,仅有长古柏的墙体残存一小段。随着村庄规模的扩大,村民修房建屋,那棵曾让白鹤人引以为豪的古柏也难逃灭顶之灾,从此在村民的视野里消失,仅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据村里的老人们说,白鹤村的祖上是明代洪武年间的那次大移民从山西大槐树迁徙此处定居。当时兵荒马乱,村民尚武,民风强悍,兵匪未敢扰之。其后,白鹤村与直堡村、贾村结为联盟,成犄角之势,一村有事,其他两村即敲锣鸣钟,持械集结奔袭驰援,互保一方平安。
白鹤村历史悠久,故村内外庙宇众多,有菩萨庙、老爷庙、娘娘庙、日光庙、月光庙、无量庙等,其中村西南角大庙,建筑雄伟,大殿四壁绘有精美佛画。
2012年3月11日,宝鸡峡管理局举行白鹤泵站改造工程开工仪式,拉开了宝鸡峡春季大型排灌泵站改造建设帷幕。宝鸡峡白鹤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是提高灌区输水能力,造福灌区人民的一项重点工程和惠民工程。该工程地处咸阳市秦都区马庄镇西白鹤村,泵站设计流量3.87m/S,设计净扬程19m,泵站电压等级6kv。本次改造工程主要施工任务,水工建筑物更新改建,改造35KV变电站,更新全套变配电设备,完善配套办公、绿化设施。工程于2012年3月开工,11月中旬以前完成各项主体工程,开机抽水。
近年来,在党的惠农政策扶持下,白鹤村两委会带领村民大干快上,先后衬砌渠道,硬化生产路,启动国家饮水工程,大街小巷都铺上了水泥路面,村容村貌有很大改观。村上还设立了农家书屋,建成了文化娱乐广场,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陨石落处石斗村
传说秦都区古渡办石斗村是陨石降落之地,“石斗村”因此而得名。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远古时代,天上的流星互相吸引引发碰击,坠落于此地。据民间传说,坠落的石头为椭圆形,长约1.5米,宽约1米,后人以此命名该地为石斗村。史书记载,石斗村位于汉平陵东南约二公里,这里有侯爵冢墓三处,石斗村就在冢下二百米左右。
过去,石斗村人沿北蟒山边缘挖土窑洞居住,村庄东西走向,南北有两条沟道,其村庄地形像一杆旗。石斗村村南百米有一眼泉,泉为椭圆形,其所处位置恰似旗座。提起此泉,还有一段来历,据传隋末唐初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携带家眷骑马前往福圣寺上香,路过石斗村时,惊动了藏在潮湿之地啄土觅食的一大群乌鸦。窦建德观之好奇,命部下休息,下马以矛探之,立马有细水冒出,马渴而饮之。此后,村人在此地深挖约三米左右,果然有水泡泛出,后人用砖围之,命名老鸦泉。泉水甘甜爽口,世代滋养着石斗村人。后有僧侣路过有感,题诗一首:“砖包葫芦城,内中卧青龙。水底绿绒毡,大雪扬上天。”
石斗村人从古至今民风淳朴,崇尚美德。清光绪年间,石斗村张品山、张鼎乙、张成玉以孝悌之行载入县志,传为佳话。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石斗村男人带头剪辫削发反清,拥护民国。妇女放脚而不再缠足,村民刘素梅带头放脚,为石斗村接受新思想之楷模。抗日战争中,石斗村陈世禄、魏书勤等人在山西太行山、中条山等前线浴血奋战,抗击日寇。
石斗村曾出了一位“活着的烈士”。1952年抗美援朝,石斗村王树武是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王树武英勇无比,清川江战斗身负重伤,被朝鲜担架队抬到朝鲜战地医院治疗,因长时间昏迷不知是哪支部队的伤员,后来王树武所在部队打扫战场未见其人,报告后勤部转咸阳给他家门头挂上烈属牌,并付给王树武父亲抚恤费,他的父亲坚持不要。谁知朝鲜停战后,王树武竟奇迹般地回国了,后来在南京工作。
1996年,石斗村在秦都区率先为村民安装有线电视,1998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天然气户户通,1999年在全市率先成为电话户户通第一村。从2002年起,该村就规划建设总投资3500万元,占地106亩的石斗新村。2005年建成占地10亩的健身广场,并给新村户户接上数字电视,并实现集中供热。古老文明的石斗村,如今条条道路宽又平,座座楼房披彩虹,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进。
“五湖四海”陕西人的三合村
三合村位于秦都区马庄镇辖区最东南边沿,地处秦渭两区交界处,东连北杜镇的南朱刘村,南接赵家村,北靠西刘村,西与贾村连畔种地。三合村最早是由贾村、苏家坡和孔家窑三个小村聚居而成,人们俗称“散货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命名为“三合村”。
据说在清末明初,黄河泛滥成灾,战争不断,加上旱灾赤地千里,民不聊生,黄河沿岸老百姓四散逃难;多见难民推车挑担、扶老携幼、千里跋涉、饥寒交迫,逃到陕西的有很多山东、安徽、四川等地的难民,只有河南的难民逃难多半是家产一担挑,人称“河南担”。
淳朴忠厚的陕西人出于同情,收留了黄河两岸的灾民逃难者,给馍给饭,积福行善。有收留、有定居;要生活,必打工。为生存,这些难民给当地大户拉长工,打短工;妇女给纺棉织布;中老年人给大户人家程一敬家看守祖坟。这些人年深久远即成为在当地繁衍生息的“贾村坟人”。解放后,这些人都成了贾村、苏家坡、孔家窑人。有人对三合村人做过粗略统计,有以下总结:“九省十八县,不算河南担”。从此,这些多年逃难的外省灾民成了陕西人。解放后,这些“陕西人”同样赶上国家土地改革政策,耕者有其田,分到地分到房,分到庄基土窑洞,真正安居乐业。这些以前的难民成了三合村的主人。
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支持下,在村两委会的带领和广大村民的积极努力下,三合村人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大大改善村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摆脱以前低洼潮湿的土窑洞,迁居到高处的新平房。村上街道建成水泥面硬化路,两旁绿树成阴,花草满园,道路四通八达。村南400米的福银高速公路也成为该村一道现代化交通的亮丽风景。特别对以前的“散货村”原居的低洼潮湿的土窑洞地带头实行填土改良成为良田耕地,扩大耕地,增产增收,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三合村农业以粮棉种植、果品栽植为主要产业,以瓜类、薯类及蔬菜种植增加村民收入。除此之外,三合村人还大力发展养殖业。
如今,在村两委会的带领下,三合村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城乡统筹和土地流转步伐,继续搞好农业生产发展,抓好种植业、养殖业,提高村民收入,使三合村人逐步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咸阳原皇帝留印村
留印村是咸阳北原上一个不大的村庄,人口不多,也不出什么特产,然而它在唐人诗词和《咸阳志》中却经常出现,说起来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呢!
传说公元783年的初冬,唐德宗在叛军兵临长安时,仓皇出城逃往奉天。夜行半路,官娥卫队、文武百官疲惫不堪。随后一辆黄车是驮载皇帝玉玺的印车,四名掌管玉玺的符宝郎没精打采地走在前面。车行在原上,驾车的驭手狠劲地用鞭竿在马屁股上一戳,车子狂奔起来,只听“嘭”的一声,车轱辘被什么垫住了,跳了起来。当时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意外。谁想又往西走了一段路程,却发现车厢里用丝绸包裹着的八颗玉玺,竟丢了两颗。四个符宝郎大惊失色,急忙驱马回身去找,结果只在留印村找到一颗,是“慰抚蛮夷”用的“天子宝”。另一颗用于“修封禅、礼神袛”的“命受宝”说什么也找不到了。
大约过了300多年,到了宋哲宗赵煦元符元年,留印村有个农民段义,盖房挖地基时,刨出一颗核桃大的玉玺,他把这宝贝交给了朝廷。皇帝给段义赐绢200匹,封他为右班殿直,成了宫殿站班、洒扫和役使杂品的官员。从此以后,那个丢失皇帝玉印的地方,就叫“留印村”了。
“马跑泉矶”之地马跑泉村
马跑泉村位于咸阳市西12.5公里处,西与兴平市斗马村相邻,东靠陕西省化安公司,南与留印村接壤。
相传,唐太宗登上皇帝宝座后,还念念不忘操弓舞剑,经常率众出外游猎。一次,他游猎到距京城约几十里的茂陵一带,虽然这天获得的猎物不少,但由于长途奔跑,人马干渴难耐,他多么希望这时能有一股清凉的水润润干渴的喉咙啊。可这一带,由于原高、干旱,居住的人也非常稀少,哪里会有什么清泉流水?正当他们心急火燎之际,太宗骑的那匹良骥刚走到今马跑泉村二龙山的坡角,马儿忽然咆哮起来,前后蹄猛刨狠蹬,将一块石头掘起。说也怪,立马就有一股清泉涓涓而涌,源源不断。顿时,人马俱欢,开怀痛饮,干渴解除,徐徐返回京城。自此,这里就留下一口清泉,名唤马跑泉,泉边有一石碑,上面有马蹄痕迹和“唐王马跑泉”字迹依稀可见。清泉涌水面积大约六七平方米,大旱不涸,久雨不溢,澄泓碧澈,浪喷珠玑。此处是古通巴蜀之要道,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行人络绎不绝,风景优美加之泉水甘冽,正是旅途小憩之地,千百年来被人誉为名胜佳景。古人赞曰:泉水滚滚而流,石磷磷可见,渴而饮泉,泉水清冽,宜观息而坐石,石宽平而可爱。灌田多见白发老翁,南亩西畴,比别乡则禾苗易长,左园右圃,较他里蔬菜偏佳。视为“金地”,咸阳八景之一。
马跑泉村中还有一古庙,相传叫女郎庙,后又叫娘娘庙,庙前又有一泉,名为双龙泉,传说有人夜间看见庙内所塑的两条龙在泉中饮水故叫双龙泉。清道光七年,任陕西巡抚的林则徐在略阳勘灾后返回西安,途经马嵬坡贵妃墓,后路过马泉驿时在庙内作诗《女郎庙》:平陵城下雨丝丝,林木云中叫子规。村妇不知龙子事,浣衣犹傍女郎祠。
1956年以来,马跑泉村周围先后建立茂陵拖配厂、化工六院等十几家厂矿企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受二针厂的影响,全村大部分家庭搞起了个体针织业,垄断整个兰州东部针织批发市场,名扬大西北,大家称为“小北京”。
如今,马跑泉村逐步形成以工业园区为主体的产业格局。现有8家企业扎根马跑泉村,2011年8月将500亩工业园区招商发展,步入都市化轨道。村民外出务工者为多,占总劳动力的65%,种植户占16%,其余的为经商、跑运输、办企业等。现村容整洁,村民的收入也在不断上升,跨入小康生活行列。
传奇之地旧阎村
咸阳乃皇天后土,人杰地灵,域内的许多地名都有着神奇的传说,世代相传,为世人称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
据《兴平地名志》记载:“丰仪乡旧阎村,取城墙宽而高,无敌攻克;有”阎王神“护佑可免疾病而得名。”
相传,明代宗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七月,陕西雨涝,瘟疫蔓延,饿殍载道,目不忍睹。当时兴平阎村有个异人,召劝人们喝他的圣水(中草药熬成的药水),给家家门上贴神符,可以医病免疫。全村人都遵照他的话做了,果然神奇,不曾死一人。消息传开,方园十里八村的人都来找他治病,经他救活的人数以千计。人们交口称赞:“他是管小鬼的阎王转世,护佑着咱们这一带人”。“阎王”的名气大了,“阎村”的村名也广泛叫起来了。
后来,这位异人“回归阴曹地府”,阎村人为了永远缅怀纪念他,便在邻近各村人的帮助下,在村周围筑起一座东西长90丈,南北宽70丈,墙基部宽3丈9尺的护村城墙。据说,城墙顶部并排可跑三匹马,称“跑马城”。“跑马城”四角还有炮台、土炮。在城南还修建了规模宏大、阴森恐怖的十殿阎君殿。看那城墙气势,的确令匪贼望而丧胆。
人常说:“唐塔、汉冢,朱(朱明王朝)打圈(城墙)。”由于阎村雄伟的城墙,壮观的阎君庙,还在每年正月十五至十七日,在城墙上搞跑马赛,在阎君庙耍社火、八斩,其内容多是阎王爷“惩恶扬善,救死扶伤”。成千上万的游人,看后无不惊骇忏悔、感悟万分,当地作恶犯罪的人极少,因为谁都害怕阎王爷派小鬼把自己抓去。
旧阎村的城墙,直到1958年才被挖掉,如今这里的新阎村,是相对而言比旧阎村建村晚而得名。
苏氏故里苏坊村
苏坊村位于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北十里漆水河东岸的台地上,也叫苏台村。村南约百米即是漆水河,村北崖坎上是一大片平坦土地。这里土肥水足,宜种粮棉蔬菜。村西南原有一条自游凤通往县城的古道(今已废),观其地貌,苏坊村比漆水河床高约五六米。据当地老人讲:“原苏坊村地面要比漆水河高十余米,村北崖坎上可挖高窑躲避兵匪之劫,后经河水泥沙的淤积,将原来的地面埋深了五六米,如今村北崖坎只有两三米高了!”可见两千多年的自然变化改变了原来的地貌。
苏坊村是西汉时期平陵侯苏建封地府第,其子孙曾在此生息耕读千余年,后因水灾迁往他乡。苏氏迁走后,有段姓家族由岗上村移居于此,接着宋晁付张等姓也先后而来。如今苏坊村分为四个堡,即东堡、中堡、宋堡、西堡,共五千余人,段姓占全村百分之九十。段姓也属望族之一,世代相传知书达理,移居此处后仍延用苏坊村名,以示对原苏氏的尊崇和怀念。
自汉武帝太始年间,平陵侯苏建由长安城徙家武功苏坊,其后,子孙因官因战乱灾荒不断外迁。据专家们估计,从西汉末到明初千余年,苏氏家庭由苏坊外迁者约两三千户,特别是唐代最多。苏氏最后迁出苏坊者是苏耀先和苏耀五兄弟二人。
明成化二十一年到二十二年(公元1485-1486年),关中大旱,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多少村庄人亡户绝。到了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却是暴雨连日,漆水河猛涨,溢进苏坊村,加上洪水由村东北倾泻而来,一夜间,苏坊村变成汪洋一片,房屋被毁,农田被淹,人们来不及逃脱,儿哭娘喊被洪流吞没。惨境不堪回首,全村数百户人家罹难,幸存者只好逃离他乡。苏氏长门传人一家三十余口只剩下苏耀先和苏耀五兄弟二人,耀先让弟弟耀五逃往华亭投亲靠友,自己一人坚守故土。据游凤新村苏氏长门传人苏耀斌老先生讲:“我祖辈相传,在那次水灾中,我祖先苏耀先死里逃生,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地方,雨停水落,他在原苏武祠的庙台上搭了个小茅庵栖身,从泥水中捞些瓜菜充饥,灾后又种了几亩地,孤身度日。当时兵匪为患,常遭劫难,而他坚守故土的决心不变。”几年后附近有人念其孤独可怜,给他在西原上提了个亲,可女方父母有个条件:“我女儿要嫁给耀先,必须他迁到原上来,因为那河边不安全,不然,我们就不愿。”苏耀先为了接传香火,只好答应这个条件,移居新村。他搬家时找不见家谱,只刨出祖案、祭器、部分祖先牌位和书简、刀剑、笏板、朝靴、马鞍等物,装了几口袋,背到新村住地。他人虽离开苏坊可心里常惦念生他养他和祖先长眠的地方。逢年过节定要回苏坊祭祀一番,并在那里再找寻家谱,可终未遂愿。他临终时还喃喃自责:“我手中失去家谱,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子孙……”直到清嘉庆年间,苏耀斌的老太爷苏殿芳不忍谱系坐淹,仅按神案之迹,详观神主之序,重修苏氏家谱,承上启下,世世相传……苏氏家族虽离开苏坊村数百年了,而村名未改,遗址尚存,后迁来的诸姓村民世代仍保护着苏氏故里遗址遗物。
祀天圣地好畤村
轩辕黄帝创立的礼天祀年的畤祭,开中华礼仪文化和祭祀文化之先河。“畤”字的本意是古代祭天的场所,后来又扩展和延伸为祭祀天地及五帝的场所。畤祭从创立之初,黄帝就赋予其两层含义:一是顺应民意,设畤祭天,以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二是告诫人们要“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遵循自然规律,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值得自豪和庆幸的是黄帝的祀天之地就是现今乾县城东的好畤村。
《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就是说,黄帝来到雍州地区祭祀上天,曾停宿三个月之久。《黄帝内传》记载:“帝筑圆坛以祀天,方坛以祀地,则圆丘、方泽之始也。”这也明确地告诉人们,筑坛祀天,始于黄帝。唐代杜佑在《通典·州郡部卷173》中记有:“好畤本汉旧县,因古好畤祠为名。”唐代魏王李泰在《括地志》中记载:“好畤有轩辕殿,秦灵公作。”这说明在秦始皇之前的秦先帝们,已经恢复了黄帝创立的好畤祀天活动。北宋时期的《舆地广记·卷一五》记有:“陕西秦风路上,好畤县,祭天之所,曰畤。”
另外,让我们可喜的是,除了上述大量历史典籍记载之外,黄帝祭天遗址也得到了考古活动的有力支持。一是黄帝所处的时代与仰韶文化中晚期相对应,而在祭天遗址的东侧,与底旦村和上旦村相邻的上陆陌村,曾经出土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石斧及大量的泥质红陶、加沙红陶和加沙褐陶等各种器物。而每一种考古文化的形成,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好畤地区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原始农业繁荣的良好条件。正如一首古诗所赞:“好畤田园美,南华物我齐。”“好畤田”成为古代农业文明的代称,这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现今乾县的好畤获此殊荣。而轩辕黄帝作为推动中华进入农耕文明的代表人物,将好畤选为祭天之所,也就成了必然选择。
乾县一幅罕见的老地图在好畤村北至上旦村有三座古庙的标志,经过对该村周边的实地考察,在上旦村有天宫庙遗址,在好畤村以北约一公里处的北底旦村有天齐庙遗址。解放前夕,天齐庙占地面积十多亩,内有三座大殿,且有戏楼一座。当年每到农历二三月,这里都要举行庙会,四里八乡的村民聚集于此,观看各种民俗表演。每逢干旱,村民则以流传下来的仪式祈祷祭祀,直到天降“神雨”为止。
“丁兰刻木”慈母村
慈母村位于乾县周城镇南8公里处,以“丁兰刻木”的传说而得名。
据《通志》记载:“丁兰,汉孝子,河内人,寓居平陵。”后来不知什么缘故,丁兰来到乾地。清《乾州志稿》记载:“吴山下有丁兰宅。”但遗址无考。此地却有“丁兰刻木”的传说。村西有丁兰与其母之墓,曾出土铜镜一面。
传说东汉时期,乾县有个叫丁兰的年轻人,父亲早逝,母亲更是疼爱他,倾尽心血,对他的衣食起居无微不至地关怀。丁兰在母亲的抚养下渐渐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年迈体弱。成年的丁兰脾气粗暴、素不孝母,经常对母亲张口就骂、抬手就打,他母亲整日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一天,丁兰去田里耕作,无意中看见树上几只小乌鸦正在反哺一只老乌鸦,丁兰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如梦方醒,联想起自己的老母亲,风烛残年、忍饥挨饿,步履艰难地为自己送饭,自己却不知母恩,反而暴虐老母亲,一时间良心觉醒,陷入深深自责之中,懊悔不已。时值中午,其年迈母亲送饭来迟,丁兰见之,急忙扑向母亲,意欲磕头悔罪。其母以为丁兰嫌她送饭来迟,又要打她,连惊带怕、心灰意冷,一头撞死在了古树上。丁兰一见,更加懊悔,遂用古树刻了一尊母亲像,终日侍奉。
有一次,丁兰的邻居张叔酒喝醉了,对着丁兰母亲的木刻像吐口水谩骂,并用木棍击打木像的头,丁兰知道后气愤异常,不能自持,拔剑刺杀了张叔。官吏赶来捕捉丁兰,木像不禁流下了泪水。村里人无不惊异,为丁兰母亲生前死后的慈悲情怀而念念不忘、感叹不已,从此,该村就改名为“慈母村”。
慈母村于2007年与豆村合并。全村分6大自然村,村民小组13个,1299户,5348人,耕地面积5300亩。全村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通村水泥路7.5公里,硬化村内街道5条,2008年对全村进行了电力增容和网线改造。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全村奶牛养殖户发展到530户,奶牛存栏数800余头,果树面积710亩。2009年新建果树幼园70余亩。该村结合新农村建设,治理村容村貌,完成村内3条街道的绿化,栽植国槐400余棵,有力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推进了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步伐。
三原独户独姓独李村
独李村,是三原县1984年才新建的集市,交通方便,又是泾惠渠的大灌区。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这儿有座红教寺,寺内有许多和尚,整天烧香念佛,闭门不出。寺门前,独独住着一户人,这户人姓李,一家四口,男耕女织,日子倒也过得逍遥自在。有一年,一伙土匪闯进寺院,穷凶极恶地向和尚索钱索物,和尚先是苦苦哀求,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和尚奋起拼搏。撕斗中,和尚不是土匪的对手。于是土匪索钱索物不到,便放大火将寺院烧毁,和尚们死的死,逃的逃。寺倒和尚散,李家成了这块地盘上的独户,方圆都叫这家独李。以后,从远处迁居到这里的人多了,“独李”就成了村名,最后还开辟了集市,成了方圆有名的大村。
能拉上朱元璋的马寨村
马寨乡,在长武县城西北7.5公里处,其乡镇所在地马寨村有马朱两大姓。“马寨村”村名的由来,据说与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马国舅有关。
传说元朝末年,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的朱元璋,从小就进庙当过和尚,给地主老财家放过牛,吃了不少苦头。后来,长大成人后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起义队伍。由于他小时候饱经了人间风霜疾苦,对老百姓格外体恤,所以,在自己择偶选妻时,瞅了一位平民出身的马姑娘为伴。她憨厚勤劳、为人忠诚,只是由于平日劳动,长了一双未经裹缠的大脚。
朱元璋称帝后,他念马氏辅佐之功,封为明朝第一皇后。马氏被封后,在乡下的兄长赶到金陵(今南京)来,充当了国舅。这马国舅虽说出身贫苦人家,进京后在宫中却染上了贪色酗酒的恶习,他不但欺辱宫娥彩女,而且还凌辱文武大臣的爱妾,一度引起宫中不安。明太祖怕乱了朝纲,下诏把马国舅革职,从金陵发落到北方山区。
这马国舅来到这偏僻的山村后,想贪色没条件了,想酗酒也没钱了,慢慢地学好了。他重操旧业,下苦力耕田作务、养牛养羊。不几年工夫,家底雄厚了,有粮有畜。于是,在这里修舍筑寨,把方圆几十里的地面都划到了他的寨子里。后来,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还专程和马皇后去看了他。从此,人们便给寨子起名马寨。村里姓马的人,传说大都是马国舅的传人。再后来,朱元璋又将他的几个胞弟侄子迁来,这就是马寨村马朱两大姓的来历。
马国舅被朱元璋逐出京城,遣返回乡,能够幡然悔悟、知错改过,事农耕、勤养殖,为百姓称赞,为明太祖所首肯,并以其姓氏起村名,世代相传。这个传说故事给后人的教育和警示意义不言而喻。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