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子城
探秘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子城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对外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等,曾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而被人们誉为“原子城”。原子城建于1958年。
1964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核试验爆炸成功,它向全世界宣告: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为打破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今天,这个昔日与世隔绝的"原子城",已撩起神秘面纱。1995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东距省会西宁103公里,平均海拔3100米。基地占地面积570平方公里,基地建有18个厂区、4个生活区,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有铁路专用线38.9公里,与青藏铁路在海晏火车站接轨;专用公路78公里,与青藏、青新、湟嘉公路连接。
P01:进入基地的牌坊
P02:原子城的标志石
基地内有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
P03: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
基地内还有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两弹元勋、科学家王淦昌、朱光亚、邓稼先、周光召等居住过的“将军楼”和建厂初期苏联专家居住过的“黄楼”;有邓小平、胡耀邦等国家领导人留下的足迹;有当年视为禁中之禁的办公楼、科研楼、科技楼;有建于1964年、面积5500平方米、在当时西北地区堪称一流的影剧院;有第一颗原子弹启运上车的“上星站”;有30多年如一日保卫禁区安全的“六号哨”;有基地第一批人员驻扎过的“三顶帐房”遗址;有1966年进行全弹爆轰试验场;有代表核设施处理成就的“亚洲第一坑”和“核退役工程纪念碑”;有掩护基地30多年的同宝牧场;还有分布在基地周围的7个分厂。
P04:原221厂全景
P05:原221厂黄楼
P06:原221厂外围铁路
P07:原221厂铁路尽头
P08:第一颗原子弹启运上车的“上星站”
P09:保卫禁区安全的“六号哨”大门
P10:原221厂一分厂办公楼
P11:原221厂一分厂标语
P12:原221厂一分厂岗哨
P13:原221厂三场区
P14:原221厂四场区掩体车间
P15:原221厂六、七分厂厂区
P16:爆轰试验场
P17:热电厂
1995年,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完成它的使命,光荣退役,并整体移交海北州地方政府。借青海湖古称西海,汉王朝在此设西海郡之意,取名为西海镇、成为海北州州府所在地。
在这里,昔日的原子城建成了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P18:远眺西海镇
2001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19:重点文物保护碑
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项目占地183亩,总投资8248万元,其中纪念馆占地9615平方米。除了纪念馆外,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还包括一个纪念园和一座大型纪念广场。
纪念馆为乳白色半掩体结构,整个建筑庄严肃穆,置身其中,使人不由得想起了那段峥嵘岁月。
纪念馆入口的门楣上,镶嵌着三块巨大的青黑色石雕。石雕的中间是一个核裂变的图案,周围装饰着八卦、太极图等中国传统图案。
石雕的两侧还镶嵌着两块刻有和平鸽和金银滩草原风光的小型石雕。两幅石雕作品,与主题石雕交相辉映,突出表现了中国人们“谋求和谐,向往和平”这一永恒的主题。
纪念馆正前方是一座可容纳数百人的广场,广场左侧耸立着一座铁制的和平纪念碑,象征着中国人民对和平不懈追求的决心。
P20:原子城纪念馆
纪念馆共分两层,二楼是一个临时展馆,能随时举办各种展览。一楼的5个展厅集中展示了221厂走过的风雨历程以及两弹元勋们和221厂的科技人员、工作人员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范。
五大展厅围绕着圆形大厅呈圆形依次排开。
P21:东风2A型导弹运抵展览馆
P22:展厅内的东风2A导弹
P23:展馆内的弹头
24第一颗原子弹模型
25第一颗原子弹模型
26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雕塑
27保密守则
28电子管
29手摇计算机
30防毒面具
31防寒大衣
还有一个不能不说的地方,那就是——原子城地下指挥中心。对外称青海省矿区邮电局。
32对外称青海省矿区邮电局
原子城地下指挥中心是一个以通信支撑和保障为基础的地下掩体,距地表下9.3米处,用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核武器研制期间,这个地下指挥中心承担着整个基地最重要的通信联络保障和指挥职能。
沿着台阶往下走两层,到达指挥中心的核心区,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座厚实的铁门。这个铁门内部浇注有铅体,至少有三吨半重,关上后水、有毒气体都进不去。这样的铁门有三道,第三道门口有警卫室。
33通往核心区的通道
34地下的铁门
穿过厚实的铁门,还有两道门,然后是七八个房间分布在两边,这就是指挥中心。地下指挥中心由载波室、配线室、通风室、指挥室、发电机房、配电室、人工交换室和电报室8个部分组成。每个房间面积相差不大。里面放置着各种陈旧的仪器设备,无不向参观的人诉说着当年的艰辛。
35挂在墙上的保密制度
36载波室
37配线室
38通风室
39指挥室
40临时休息室
41发电机房
42人工交换室
43电报室
昔日秘密的原子城已经撩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成为了青海省的一个旅游景点,
成为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一展厅叫“历史抉择”。这个展厅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再现核工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上世纪50年代,在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的领导下,科技人员打破西方世界核威胁,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创办我国自己的核工业的伟大壮举。
第二展厅叫“激情岁月”。这个展厅主要通过图片、实物和模拟场景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221厂建设者的艰辛付出。
风雪苍茫,远山肃穆,三顶墨绿色的帐篷扎在苍茫的草原深处。白雪压塌了篷布,帐篷门前的两把铁锹立在寒风中,仿佛是在等待着主人归来。这是第二展厅里的一幕模拟场景。这幕场景真实地再现了1958年11月,221厂第一批建设者挺进海拔三千多米的金银滩草原开始基础建设的情景。
第三展厅是“勇攀高峰”,这个展厅复原了221厂一车间102号工位和二号车间的生产场景。
一车间又称组装车间,是原子弹制造的核心部门,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从这里起运的。
二号车间是工人们熬制炸药的车间。将这两个车间复原展出,充分展现了原子弹制作过程的神秘,而展厅内按照1比1的比例复原的一号车间和二号车间之间的一座瞭望哨,更是将这种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展厅中陈列了一个反映221厂全貌的巨型号沙盘和诸多制作原子弹所必需的仪器和器械。
第四展厅是“东方巨响”,这个展厅利用科技含量很高的幻影成像技术,向参观者立体展示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时震撼人心的场面。
第五展厅是“共和国的记忆”,也是纪念馆的最后一个展厅,这个展厅以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反映王淦昌、邓稼先、周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和曾经为共和国核物理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无名英雄在221厂的奋斗历程。
(图片除注明外均为网络图片) 给我一个原子弹,我可以炸到某个国家。
回 9楼(青春) 的帖子
给你一个你敢放家里吗?回 10楼(zlgdgzl) 的帖子
应该说还是涨了志气。回 11楼(青海湖) 的帖子
不敢,我上交国家,呵呵。、回 13楼(青春) 的帖子
哈哈你胆子也不大
给我一个模型还可以 美丽的地方
回 15楼(西北狐) 的帖子
这地方很神秘 辛苦了回 14楼(青海湖) 的帖子
给我个模型我也敢。回 16楼(青海湖) 的帖子
谢谢斑竹理解,支持回 18楼(青春) 的帖子
模型也没有人给呀,只能看看,还得到原子城纪念馆回 20楼(青海湖) 的帖子
呵呵,可惜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