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坑爹啊! 3岁娃拿手机给爸爸女同事乱拨电话
“喂!喂……赵老师吗?说话呀!”睡梦中赵先生听见一个女孩的声音,一激灵连忙起身看手机。果不其然,3岁的女儿瑶瑶手中攥着他的手机。“哎,这小丫头又乱拨电话!”他哭笑不得。尴尬 睡梦中手机听筒传来“女声” 原来是女儿“捣的鬼” 赵先生家住西安城南飞天花园小区,3岁的女儿瑶瑶还没上幼儿园,芭比娃娃、小熊公仔她都不喜欢,只对爸妈的手机情有独钟。 前天午休时,赵先生用手机放儿歌哄女儿睡觉,女儿还没入睡,他自己先进入了梦乡。迷糊中,听见手机听筒里传来了“喂!喂?”的女声。他醒来一看,手机不知啥时候“溜”到了女儿手里,屏幕显示“正在通话”。 女儿见爸爸醒了,指着电话一脸无辜的小声说,“电话里有个阿姨……”赵先生赶忙将手机拿过来,一看,原来是女儿拨给了一个并不是太熟的女同事,他赶紧向对方道歉。 “我和这个同事不在一个部门,说话不超过两句。当时人家没说啥,不过气氛有些尴尬。不理解的还以为我骚扰人家呢。”昨日,说起这事,赵先生无奈地摇摇头。 这已不是瑶瑶第一次“闯祸”,她曾把妈妈旅游的珍贵照片删个精光,拿爸爸的手机乱发微信。“给我的女性朋友打电话也不是第一次。”赵先生说。 赵先生还有个4岁小侄女,曾经改掉他的ipad解锁密码,重新刷机后他储存的所有内容统统归零。 释疑 大人都不太懂的电子产品几下就会了 孩子是不是很聪明 电子产品为何会对孩子产生如此强的吸引力,而且他们还能玩得很顺溜? 西安文理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军说,电子产品中鲜艳的色彩加上有趣的设计,会特别吸引孩子。电子产品和书本相比,书本是静态的,电子产品是动态的,带有一定的互动性,孩子就会被吸引。 常有妈妈和朋友称赞自己的宝宝,“好多复杂的程序我们大人都不会,孩子却两下研究出来了,是不是特别聪明?” 妈妈们千万不要被误导,孩子只是模仿能力强。蔡军认为,“10后”的孩子们出生在一个触屏的时代,大环境让孩子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这些电子产品,加上孩子本身会对感兴趣的东西用心观察,大人怎么操作他们都牢记在心,只要电子产品落到他们手中,他们就会去“实践”,还会自己探索研究。 建议 让孩子不沉溺于电子产品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总玩手机并非好事,西安交大一附院眼科教授张小玲说,现在近视眼趋于低龄化,5~7岁的儿童患近视的还不少,其中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幼儿可以适当看电视,这个是没有危害的,但特别禁忌玩手机,对视力影响特别大。” 该院康复中心副主任王锁良教授认为,正在发育中的孩子如果长期低头玩手机容易造成颈椎反曲畸形,如果是长期玩触屏还容易造成指尖关节损伤,患上腱鞘炎。蔡军也认为,一定不能把对孩子的教育交给电子产品。孩子沉溺于电子产品,容易使他们混淆虚拟世界与现实的区别,电子产品很多内容天马行空,对他们认识世界非常不利,更甚至一些游戏有暴力倾向,对孩子的情绪也会产生误导。 “如果想让孩子不再沉溺于电子产品,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和孩子互动做游戏,在生活中满足孩子的娱乐体验和求知欲望。”蔡军说。
这倒霉很孩子! 不要当着娃的面使用手机。。 这不是我国的手机天才,精英吗???哈哈 这不是我国的手机天才,精英吗???哈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