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广场设秦代名人铜像 三种方案 你觉得哪个好
本帖最后由 咸鱼网小编 于 2014-7-4 16:26 编辑为彰显咸阳“中国第一帝都”的历史地位,丰富咸阳旅游形象资源,咸阳市拟在统一广场建秦代著名人物铜雕像,但具体设置在统一广场什么位置显得更庄重大气,目前有三种方案,欢迎市民提建议。
已确定20位秦代著名人物 在统一广场修建20位秦代著名人物铜雕像这一想法由咸阳市民营企业家协会提出,并组织2位企业家捐建。目前这20位秦代著名人物已经遴选出,《大秦帝国》的作者、咸阳文化大使孙皓晖对人物简介进行修订并定稿。这20位著名人物有秦孝公、商鞅、秦惠文王、张仪、司马错、宣太后、秦昭襄王、白起、范雎、李冰、吕不韦、王翦、蒙恬、李斯、郑国、程邈、尉缭、樗里子、甘罗、扶苏。
据郑勇介绍,铜像高2.5米,底座为大花绿色大理石材质,长1.6米,宽1米,高0.8米,目前这20位著名人物的形象已经设计完毕。
放置位置有三种方案 今年初,咸阳市民营企业家协会组织专家学者对此事召开研讨会。在充分考虑到咸阳湖东边的清渭楼、咸阳古渡,中间的渭水廊桥,西边的统一广场现有景观的综合总体布局,尤其是统一广场的设计思路、现有建筑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对人物雕像的设计方案,对这20位著名人物铜雕像的摆放位置提出三种方案,各有利弊。郑勇表示,协会更倾向于第三种方案。
●方案一:放置在离秦始皇塑像很近的渭河河堤上 呈东西直线分布 优点:距离秦始皇塑像近,向南俯瞰七国版图。 缺点:1.河堤与向南延伸的草坪落差小,不便凸显塑像的高大。 2.草坪上绿化树多,会遮挡绝大部分塑像。
●方案二:放置在“七国版图”东西两侧的草地上优点:由于塑像的人物都是为统一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由他们分列于“七国版图”两侧,就历史内涵而言最为贴切。缺点:1.如果对称分布,必须去掉一部分景观树。如果不对称分布,则会加大广场现已存在的不对称感,使景观从总体上失衡。 2.草地平坦,没有落差,不便展现塑像的高大。 3.建成后,参观留影的游客势必会踩踏到草坪。
●方案三:放置在半圆广场的弧形台阶上 每侧十人 由东到西排列优点:1.塑像呈对称分布,符合传统的审美观念。 2.与下一级广场有恰到好处的落差,便于展示塑像的高大、雄伟。 3.以秦始皇塑像为背景,配合更有层次感,便于建成后游客摄影留念,广泛传播。 4.无需对现有景点的元素进行破坏性的移动。缺点:距离“七国版图”较远,略显松散。(来源:华商报)
第三套方案好,广场太空旷,放上广场就不空了, 不过我觉得放到北广场也不错!{:1_638:} 我觉得第一种方案不错,第三种方案破坏了广场的整体视观。 我觉得第一种方案不错,第三种方案破坏了广场的整体视观。 {:1_642:} 感觉放到草丛中,根据历史情境设计,合理安置位置,如果放两排,感觉有点 ----陵园的状态,不好 我也觉得第一种方案好,统一广场的空旷方能显示出千古一帝的威严,第三种方案显得太呆板了 铜像放广场上,不怕黑列把人绊死?统一广场人多的能挤死,赶紧把广告屏拆了。。 放哪呢?第三种不折腾!其它的!免了吧!! 放置在半圆广场的弧形台阶上,每侧十人 ,就像放在陵墓前边一样,这个方案不可取 我认为第二种较好,第三种会使得广场看起来小很多,放在版图两侧,不占地方。 其实,这20座像一座也不要最好,这些人物也不是什么值得树立在广场上的,既然有人掏钱要弄,那就第二方案,不要占地方,把空间留给老百姓吧! {:1_634:} 上述意见全部收集反馈决策部门~~ 第三套方案并不好,影响广场整体布局,和广场布局不搭,还影响视觉,半圆广场就突出一个宽阔,空旷,才有广场的味道,立上一些雕塑立马很不美观。我觉得很是第一种方案好,房子河堤边,即有树木,草地,花,的映衬,也不影响视觉,也显得雕塑的庄严肃穆,非常好。 本帖最后由 百厉是何 于 2014-7-8 23:44 编辑
这些人物中有秦始皇的祖宗惠文王和庄襄王,又有韩国人郑国,恐怕郑国也不愿意站在这。他们不适合一字排开来陪衬秦始皇。建议按不同历史时期制作多组人物铜像布局。秦朝的特点是工程设计非常大气与大胆,所以以秦为主题的广场最好也能有所对应。现在的统一广场选址好像不太合适,秦始皇也不够突出明显。不如我来个第四方案:秦国的五行属水德,尚黑色。可自西北侧以涓涓细流引出,池底与边俱用黑色,按照历史顺序把不同时期的重要事件与人物用铜像和场景在水面两侧表现出来,如秦人早期的牧马,护送平王东迁等,水面宽度也随着秦国实力不断变化加宽,在秦孝公商鞅变法铜像后更是显著加宽,至秦始皇铜像时宽阔的水面注入秦朝版图形状的大型喷泉水池。水池内有像征三十六郡的标志,咸阳立于当中,有像征直道与驰道的步行小桥,水池北有长城模型,游人可登,长城上有扶苏蒙恬铜像。水池南侧有。。。
秦版图的喷泉水池我想至少也得有大雁塔北广场水池的三分之一还要多才能体现出秦的气势。
给第四方案点赞~ 给第四方案点赞~ 其实我倒觉得第一种方案好,理由是:1、20名秦代名人中,有秦始皇的老先人,结合综合布局看,老先人也戴个冕旒,但放到子孙后代的眼皮底下,身形位置既不符合长幼尊卑,又不符合下面人的身份。就是秦始皇在世,恐怕他也不敢吧。叫外来人笑话。二三方案都有这一缺陷。树多不怕,拉长点没关系。2、二三方案围得太近(七国版图),貌似没秦始皇什么事了,站到远处挥挥手而已。。万不可取。塑像高不高大,只要看得人仰着看就高大。
另外,还有2个意见。1、20秦代名人选定有待商榷,专家当然好,是不是多征求下大家意见,有历史上暴虐、杀人狂、背叛、篡泉(避讳)等名声不是太好的,慎重。著名人物也要是好人物,不能良莠不分、只求有名吧。2、统一广场,弄成秦代名人无可厚非。为什么不在清渭楼或咸阳湖边搞些其他朝代咸阳名人呢,起码几个修堤、救城的人得记得吧,弄几个和咸阳、咸阳古渡相关的典故也好啊,什么兵车行、送元二使安西什么的。
是不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