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 延安连续6季度落后?
第二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 延安连续6季度落后?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公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显示,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中,陕西延安排名末位。从2010年至今,延安已连续6个季度在该报告中"垫底"。 延安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历史上曾是"革命圣地",为何令游客如此不满?
记者采访发现,出行难、革命旧址周边环境差、旅游综合环境不佳是延安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出行难,环境差
记者在延安街头欲打车前往清凉山景区,在路边等候多时却不见空车。约15分钟后,已载有一名乘客的出租车停在记者面前询问去向,得知不顺路后扬长而去,随后的几辆车也出现同样的情形。记者只好步行近1公里后乘公交车前往景区。 与每年1400万人次的游客量相比,延安市拥有的700辆出租车从数量上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出租车拼座、挑客、变相拒载现象屡屡发生;一些车辆车容不整,车厢内肮脏;司机服务态度不佳等,使游客对延安的印象大打折扣。
来自湖南邵阳的游客曾珊说,延安窗口行业工作人员大多只说陕北方言,南方人听起来非常费劲。公交车不按规范进站,时远时近,侯车乘客经常摸不着头脑。 延安为数众多的革命旧址是当地最为响亮的名片。然而,周边环境却不容乐观。清凉山位于延河之畔,与宝塔山隔河相望,是延安时期新闻出版单位所在地。记者在清凉山脚下看到,延安新闻纪念馆门前的停车场被分为三个区域,除了随意停放的车辆外,不断有长途客运汽车进进出出。新闻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停车场被大量长途车、黑车占据,前来参观的旅游车经常无法停靠,各种车辆不时发生冲突。
除了混乱的停车秩序外,这里还自发形成一个劳务市场,务工人员三五成群围聚在一起打牌、闲聊,地面上到处都是烟头和瓜皮纸屑。 记者看到,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石牌坊上,各类"办证"广告随处可见;原延安市政府等旧址只剩下文物部门所立石碑,石碑上也贴满广告……
在枣园旧址周围,有村民端着自家店里的红枣在沿街叫卖,只要有游客经过,便纷纷围上去推销。一家店铺的店主说:"如果能带游客来店里购物,每卖出一袋50元的枣可以给导游提成20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多数游客对延安各景区本身的评价并不低,但对延安城市整体环境、配套设施、食宿条件等"颇有微词"。河南游客康利坡说,很早就听说延安的饸烙面很有名,但到了当地之后,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吃。
散客口碑莫忽视 延安市自2006年起实施"红色旅游兴业"战略,把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开展旅游规划和项目建设,树立"民族圣地·红色延安"城市旅游形象。 截至2010年底,延安旅游企业由2004年的70多家发展到240多家,旅游从业人员由2004年的不足5万人增加到10万人以上。对外开放营运的旅游景区由2004年的22处增加到35处,其中红色旅游景区24处。相关的餐饮、交通、住宿等配套服务也有明显提升。 经历了数量快速增长后,延安旅游面临必须快速进行"质变"的挑战。从记者调研的情况看,赴延旅游呈现"三多三少"状况,即党政培训多、团队游客多、中老年人多,自由行少、年轻人少、海外游客少。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张建儒分析,到延安旅游的多是有红色情结,对革命圣地及伟人生平带有特殊感情的中老年游客,以35岁至60岁居多。 对延安旅游评价较低的多为散客和年轻游客。由于党政培训及团队游客食宿安排有序,出行有统一车辆,游览路线多以"从景点到景点"的方式呈现,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这部分游客对延安的印象较好。而散客的食宿、出行、游览、购物均自发而为,属于不局限于旅游景点本身的"深度游"。自由行散客往往会在网上撰写游记、攻略、发博客、微博等,这一群体对延安旅游形象的"口碑传播"影响力不能小觑。 在延安,由于利润空间有限,旅行社基本不接待散客。延安市旅游局局长赵熙盛说,目前延安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自驾游、散客游增多的市场需求,亟需加快转型,完善功能,改进管理,不断提升。(记者段博、陈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