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老周 发表于 2013-1-16 07:19:47

官员回应媒体指责:倒霉就倒霉在焦裕禄

本帖最后由 草根老周 于 2013-1-16 07:22 编辑


兰考官员回应媒体指责:倒霉就倒霉在焦裕禄

      台海网1月15日讯 据新民周刊报道2013年1月4日上午8点30分左右,河南兰考城关镇一居民楼发生火灾,消防人员接警后立即行动,至10点30分基本扑灭大火。事故造成4名孩童当场死亡,3名在送医院途中死亡,仍有1人在医院接受救治,但事发时现场人数不详。之后,围绕着“爱心妈妈”袁厉害和兰考民政局等,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火灾发生后,作为记者,我在兰考听到了太多的声音,其中有袁厉害夹杂自责、痛苦、怨恨的哭喊,有袁家人对外界质疑以及官员卸责之词的愤慨,有养子女们对袁厉害的护佑,有围观者的感叹。最痛莫过于袁厉害本人,尽管收养粗放式,但事实上她就是一个多“子”的母亲,亲生子女们担心她因此担责,而袁厉害本人则心痛死去的孩子,牵挂被送去福利院的养子女。      地方官员一度展开拙劣的马后炮作秀,拉着上百名记者去参观孩子们在福利院的幸福生活,孩子们的感受是最真切的,苹果、香蕉,这些当初他们想都不敢想的美味零食,压根无法让他们忘却对母亲袁厉害的思念。令人感慨的是,民政部门再次表现冷冰冰,他们生硬地阻止袁家人去探望孩子们,如果说这些孩子当初被亲生父母抛弃街头,被民政部门遗忘在角落,那么今天,火灾发生后,这些孩子又被民政部门粗暴地从他们的母亲身边夺走。      人们仍然被情绪左右着大脑,对认为袁厉害可能会担负刑责的专家展开声讨。法不容私情,如果袁厉害确实监护不当导致悲剧,理应担责,尽管这显得有些不近人情。法是秩序最低的底线,必须捍卫,道德是至高的要求,果真因此担责,我们要做的是法外救济。当然,现在这个烦恼没有了,因为事故原因是孩子玩火,这是一场意外。      事实上,就像当初没有人有资格可以对袁厉害说三道四一样,现在也许我们也没有资格为袁厉害声张正义。因为我们一直是一个缺席者。      有谁去真正聆听过袁厉害真实的想法?她受伤了,但并不后悔;她迷茫着,但坚持“遇到了还会收养”。      我在兰考听到了无数种声音,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理由”,这些理由有为袁厉害说话的,有政府官员为自己辩护的。但在我看来都是苍白的。只有袁厉害对死去的“娇娃”的哭喊声最为真实,只有她“看到了不会不管”的承诺最有力量。      更让人窒息的是,无数种声音,唯独缺了一种声音,那就是7个亡灵,他们至死连呼救声都没有能发出。      还有一些声音很突兀,比如兰考官员新闻发布会前在电梯内面带微笑与人嬉笑,比如兰考一连数日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包吃包住。我在新闻中曝光了后者,记者们感慨,如果用来救助孩子该多好。面对记者们的离席,宣传干事居然说:照顾好你们是我们的责任。我当场问他如何看待“部分兰考官员愧对焦裕禄”的评论,他很尴尬,我没有曝光他稍后的那句话,他说“倒霉就倒霉在焦裕禄,因为他,兰考很出名,大家都盯着,都在对比。”      这句话没有报道出来,不是因为吃人嘴短,事实上,我住宿费坚持自付,吃完饭也将饭资交给了营业员。我朴素的想法只是不想让他丢工作,他其实也是说了当地官员心底的一句大实话,尽管这话大错特错。我期望他能够醒悟,我愿意给人一个改过的机会。      这场大火烧痛了世人,我们不能光有愤怒与失望,在我看来至少烧出了两个问题:一,公办民政救助体系的不完善;二,民间公益组织的不成熟。这二者应该形成良性的互动与衔接,该角色到位的到位,该规范的规范,在解决弃婴、孤儿等社会问题上缺一不可。当然,如何理性看到这一系列问题,并能付诸行动,扮演好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角色,也是大火对我们围观者的考验。      在评判这起事件时,我们总习惯与兰考的好干部焦裕禄作对比。我的期望没那么高--我们要学会问心,心如何才能得到安宁。      我期望“声音”能少一点,行动能多一点。“袁氏孤儿”们等不起。

作者系新民周刊首席记者原文有节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官员回应媒体指责:倒霉就倒霉在焦裕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