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都————彬县
彬县旧名邠县,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咸阳市西北部,地处渭北旱塬。南距咸阳120公里、西安15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全县版图形似正写的“人”字,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 境内因大佛寺、花果山、彬州塔闻名。大佛寺因山起刹,雕石成像,共130多个石窟,错落有致地分布于约400米长的立体崖面上。共有佛龛446处,造像1980余尊,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四部分,曾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据讲解员介绍,侍郎湖是由于地震造成的堰塞湖。我吃了一惊,以为是2008年造成的,经过仔细了解,才知道原来根据县志记载,侍郎湖形成于明嘉靖三十四年的关中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目录》的记载:“秦晋相交,地忽大震,五岳动摇,陵谷变迁。” 这次的关中大地震几乎使山河改观,陵谷变迁,沧海成桑田。彬县也在这次大地震的震区中,侍郎湖极有可能就是在这次的地震中山体滑坡形成的。
据介绍,这侍郎湖的特点一是“涝不升,旱不降”,无论雨水充沛还是干旱少雨都不会影响侍郎湖的水位;二是“夏秋无落叶,春冬不结冰”,侍郎湖四面环山,树叶茂密,可是湖面终年干净、无落叶;春冬气温下降,而这侍郎湖却不结冰,如同碧玉般镶嵌在山谷间,美丽而神秘,这就是侍郎胡的神奇之处。
彬县大佛寺原名庆寿寺,其建筑始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庆贺其母亲六十大寿,派尉迟敬德监修的,故取名“庆寿寺”。 这里的石窟造像除寺楼内的大佛是唐代雕刻外,其他石佛大多数均为北朝时期的作品。 寺前有明镜台,台上建有三层砖木结构的楼阁,高五十余米,站在楼阁上可俯瞰寺前全景。全寺共有一百零七个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个佛龛,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主窟大佛依岩跌坐,身高二十四米,是陕西第一大佛,造形雄伟,雕饰富丽,发式作螺髻形,面貌雍容端庆,体态自然丰满,颇显唐代风格。
主窟两侧还有千佛洞、罗汉洞等。此外,大佛寺还保存了自唐宋以来历代游人留下的题刻177幅,碑碣6通。
彬县开元寺塔,也称"彬塔"、"彬县塔",俗称"雷峰塔",在陕西省彬县城内西南角紫微山下,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塔属于北宋时期建筑,塔高47.84米,塔底宽14.70米,塔身呈八角形,分别面向八个方位。塔内净空宽为4.5米,170级转角楼梯盘旋而上,每层之间架以木质楼板,可出四面门洞观光。
新民中学,也许是彬县教育的一面旗帜。在来这里之前,曾有工作人员说过一句话:参观完这所学校,大家都有一种退回二十年,再上一次学的想法。 确实,这里崭新的教学大楼,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餐厅以及铺着塑胶的操场,无不令人羡慕。参观完学校,你会为这所学校为当地学生创造的条件而唏嘘感动:电子琴,书法,图书室,网络室,绘画,劳技室,心里咨询,全都为学生们免费开放。
彬县金池革命旧址位于龙高镇金池村,是解放前中共彬县委员会、彬县县政府驻地。建国前,这里是中共彬旬工委、赤水县委、关中地委等党组织在彬县活动的中心,也是在这里,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陕甘宁游击队经常活动,在彬县人民中播下了革命火种。 想去看彬县的乾坤湾 为家乡的繁荣做贡献呢 飘影 发表于 2012-11-17 15: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去看彬县的乾坤湾
得等到夏季去,会更漂亮 不错啊 前一阵溜达了一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