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新闻仅授权华商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和凤凰网转载,其他转载须联系授权,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6月28日,王森和5个同伴从咸阳出发,骑单车去乌鲁木齐,用轮圈丈量2500多公里,目前到达敦煌。王森很喜欢这种挑战自己、怒放生命的生活方式,因为他收获了友情,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对于后面的1000多公里,他充满了期待。
一路尝美食赏风景
咸阳距离乌鲁木齐市有2545公里,骑自行车按每小时20公里计算,只需要不到6天时间。若加上吃饭睡觉,从咸阳到乌鲁木齐也不会超过半个月,但王森和他的伙伴并没有选择直接到达。
“本来按照地图,一路向西,很快便可到达,但那样的旅行就没有多少意思了。”王森说,“我们绕到了青海湖,翻过了祁连山,现在又到了敦煌,之后还会绕道新疆百里风区。”
王森说,一路上,品尝了不少美食,近的有正宗的乾县豆腐脑、兰州拉面,远的有静宁烧鸡、藏区炒饭等等。青海湖、丹霞山、嘉峪关等风景区也令人印象深刻。“如果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或者走高速,这些大部分我们都没法体验。”
走错路就像人生一样
王森等人刚出发的几天,阴雨连绵。骑自行车最害怕的上坡,逆风,阴雨,他们在最开始的旅程中全部遇上,而这些也只是无数困难中的一小部分。
7月1日,王森出发的第四天,上午8时许他们从甘肃省静宁县城出发。刚出县城没多久,王森一个手扶车把,准备吃个糖补充能量,车子却突然失去平衡倾倒,后面同伴的车轮直接从王森身上压了过去。好在王森只是受了点皮外伤,不影响骑行。
7月9日上午10时许,在青海湖附近。王森等人正在湖边休息拍照,来了一个人。“他比划着这片地是他的,让我们给他钱,还捡起石头要打架的样子,我们给了几十块钱他才离开。”王森说。
谈到这些困难,王森认为很正常,他在7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下午4点,我们到达甘青两省交界,在此留影纪念,而此前,我们走错了一小段路,这段路让我们吃了大苦头,坑洼不平,满路的大货车,带起的黄土足以阻挡我们的视线。人生也是这样的,难免要遇见困难走错路,然而,及早的发现问题,便有改变和弥补的机会。”
带信念上路 挑战困难
从决定出发到骑行的过程中,王森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而坚持便是靠信念支撑。
“我是为了挑战自己,是靠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坚持着。我们一个伙伴家在新疆,他是想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那片土地的热爱。”王森说,“我们路上遇到一位背着大背包从平凉去兰州的步行者,还有一对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的外国人。”
“那两个外国人每个人载重都在150斤左右,已经去了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每个人能够决定上路,都有自己不同的信念支撑着。”王森说。
“我们一起有一个伙伴,绰号叫猴子,相比其他几人他身体素质有些差,但他从来没想过放弃,哪怕是推着车跟在我们后面。”王森说,“一路下来,我确实很佩服他,相信猴子也有支持自己的信念。”
“我们不怕任何困难,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期待着第二天行程的开始。”王森说。
从不认识到成兄弟
王森的5个伙伴都是在西安上学的大学生,在此之前,王森只认识其中一人。“现在都是兄弟。”昨日,在提到和伙伴们的关系时,王森说。“路很远,家人肯定会担心,所以我们在路上必须互相照顾。”
说起此次旅行最重要的是什么,曾当过两年兵的王森认为是团队协作。
出了西宁后,王森自行车的货架坏了,几十斤重的东西没地方放。“一个哥们就把我的东西放在他东西上面,总共有100多斤。”王森说,“绕青海湖,翻祁连山我们都是换着驮东西,走了将近一个星期到了甘肃张掖,我才将货架修好。”
“以前在部队,大家都是互相协作,完成任务,我们这次旅程也是这样,这是我退伍后第一次清楚体会到团队合作,大家互相帮忙,一起向前。”王森说。
通过日志记录旅程
从骑行的第一天开始,如果条件允许,王森每天都会在自己的QQ空间发表日志,写出一天的行踪和骑行过程中的感悟。
王森将自己的日志名字称为“大者的骑行”。王森说,这是一位美国朋友给他们这次骑行的命名,原话是“Colossus in your pedals”,自己翻译过来是“大者的骑行”。
决定出发后,王森在自己的空间添加了“相信自己”、“怒放的生命”、“超越”三首歌,也由此表达自己前行的决心。
王森的骑行日志每天的浏览量都在100人左右。“听着背景音乐,看你的日志,顿时感觉血液沸腾。”一个好友留言说。
“想通过日志将这次旅行记录下来,也由此向家人和朋友介绍我当天的行程。”王森说,“希望日志可以让没来的骑友精神上和我们在一起。”
实习记者 车阳阳(责任编辑:肖昌希)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